第446章 江河所至,日月所照(大結局)(1 / 2)

加入書籤

從扶南城到長安,直線就有五千多裡,真正行路,不下萬裡,光是走到交趾郡就花了十幾天。

好在大漢已經開通了長安到交趾郡的雙軌路,走雙軌路中途換三次馬,可日行六百裡,又花了十幾天終於抵達長安。

劉宇對魏延不感興趣,說他是將才,可大漢還有趙雲、張郃、徐晃等不少老將,哪一個不比魏延強,況且魏延也已經老了,加上其心有野,劉宇不容這樣的人,直接一道聖旨處死。

劉宇倒是召見了劉禪,雖然此阿鬥非彼阿鬥,真正歷史上的阿鬥早在長阪坡時就命喪曹軍之手,不過這個阿鬥一樣是甘夫人所生,一樣的無能,爛泥扶不上牆。

劉宇對阿鬥責斥道:「諸葛孔明謀略過人,綜合才學天下第一。昔年敗至朱崖州島,卻靠一島之力能夠北伐,差點將朕之交州各郡全部占據。北伐敗回島上之後,又靠些許殘兵,跨海西征,為汝攻占交、益兩州之南的大片蠻荒之地,收蠻人兩百多餘萬,總共有兵近三十萬。」

劉宇繼續道:「諸葛孔明為汝留下如此實力,他五十餘便亡,乃嘔心瀝血而亡,可惜汝實在無能,枉費了諸葛亮的心血。南楚非成汝之名,而是成諸葛孔明之名。」

雖然說劉禪是南楚王,南楚能從一島,在十幾年時間,發展到不遜於大漢荊、交、揚三州的廣大疆域,統禦近三百萬之民,絕對是一個奇跡,這個奇跡不時劉禪能夠創造的,隻有諸葛亮能夠創造,因此劉宇說,南楚的建立,成就的並非劉禪之名,而是諸葛亮之名。

憑借整合交、益兩州之南的大片蠻荒之地的功績,諸葛亮便注定在歷史上留下赫赫賢名,人們也會記得,諸葛亮經天緯地之才,隻可惜先後輔佐了劉備父子,劉備還有點梟雄之姿,劉禪卻純粹是扶不起的阿鬥。

劉宇說道:「朕考慮是否應將汝誅殺!」

這話一出,劉禪麵如土色,嚇得失了禁,在場大漢文武,無不掩鼻哄然嘲笑。

劉宇也搖了搖頭,罷了,劉禪好歹最後識時務的舉國投降了,留著他對穩定新占的南楚之地有些益處,遂道:「看在諸葛亮的麵上,朕便饒汝一命,封為安樂伯。」

留得一命,劉禪恢復生機,大喜叩頭拜謝。

下旨殺了魏延,也安置了劉禪,劉宇接下來又見了諸葛亮的後人,對諸葛亮的後人,劉宇也頗為優待,封了一個三等侯爵,令他們供奉諸葛亮的靈位,記錄諸葛亮攻略交、益兩州之南大片蠻荒之地時的一謀一略,所言所語,傳揚後世。

吞並了南楚,大漢疆域往南推進兩千多裡。

為了將這片區域也穩定為大漢固有疆域,劉宇除了遷移一些漢民前往定居之外,也下旨鑿山平林,修了數天寬闊的官道,以及兩條雙軌路,連接林邑、扶南、盤越、撣、驃等地。

交通便捷了,將來就算中原改朝換代,也可保這片區域不易脫離中原。

神武二十六年,劉宇又一項改革,為了避免後世皇帝昏庸,敗光國庫,致使王朝覆滅,劉宇立下祖訓,將國庫與內努分開,國庫之銀用於朝廷,內努之銀方用於皇室,不可相混。

神武二十七年,劉宇年已七十九歲,雖有華佗親自帶出來的眾多優秀的弟子,可人壽終有盡時,劉宇越來越感覺自己的氣血漸近枯竭,或許撐不了幾年,他的壽命也要走到盡頭了。

南麵已經滅了南楚,大漢疆域東麵與南麵皆臨大海,北臨極北雪原,向西則一路到烏拉爾河以東一帶草原,同時征服大宛、康居、安息、貴霜等國,印度中南部地區,許多邦國聽聞安息、貴霜皆臣服大漢,有條件的也都聯係大漢,上表臣服,共尊漢天子為天下唯一的『皇』,上天之子。

整個世界所有有文明的區域,隻有羅馬帝國還未曾臣服,隻要在令羅馬帝國也臣服,那麼劉宇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就相當於統一了『世界』。

劉宇壽命走到盡頭之前最後的願望就是征服羅馬帝國,實現世界所有文明之地,皆為大漢臣屬。

神武二十八年,經過一年時間的準備,劉宇以羅馬帝國妄稱『帝』字,乃對天子不尊,下旨派遣兩萬陌刀軍,一萬飛龍騎,同時征發大宛、康居、安息、貴霜等二十萬士卒,總共二十三萬大軍,以鄧艾為主帥,薑維、呂臻、甘莘為大將,征討羅馬帝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戰國萬人敵 當奧特曼不會光線 漫威十二符咒 這島國的畫風太中二了 美食從和麵開始 唯我荒天帝 從文抄公到全大陸巨星 青山如黛 混在唐朝當駙馬 我給萬物加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