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出雲閣聽曲兒(1 / 2)

加入書籤

陳祖義隨同張三郎回了碼頭,楚應同和陳伯迎了上來。

「陳祖義拜見楚先生、陳老先生!」

見到楚應同和陳伯,陳祖義絲毫不敢托大,趕忙上前施禮。

「楚應同見過陳王!」

楚先生也是連忙拱手還禮。

「楚先生就別笑話陳某了,都是過去的事情,可不敢再提起!如今都在大人手下做事,還請楚先生多提點,祖義感激不盡!」

陳祖義趕忙再次拱手羞愧言道。

「都是一家人,無須客氣,以後就是同僚,大家全力輔佐大人才是!」

楚應同熱情的拉住陳祖義,讓旁邊的陳伯和張三郎扌莫不到頭腦。

為啥稱呼這位陳統領為陳王呢?

他們不了解華夏歷史,但楚應同卻對這位新來的同僚知之甚深。

楚應同,萬歷年間生人,祖籍廣東潮州。

歷經明末萬歷、天啟、崇禎三朝,算起來和陳祖義還是同鄉。

隻不過陳祖義比他早生兩百年,他從小就聽過這位海盜頭子的「光輝事跡」。

洪武年間陳祖義舉家遷往南洋,後來盤踞馬六甲成為海盜。

鼎盛時期陳祖義率領群盜萬餘人,劫掠南洋諸國。

甚至還帶人多次進攻大明沿海的城鎮。

朱元璋開出五十萬兩的懸賞要他的腦袋。

成祖朱棣甚至將這個價碼抬高到七百五十萬兩。

可見陳祖義為禍之深、勢力之大、氣焰之囂張!

後來打鄭和寶船下西洋船隊的主意,被手下的人告發,讓鄭和給抓了起來。

至於陳王這個稱呼,是因為當初他投靠三佛齊,被當時的國王麻那者巫裡封為大將,後來等到國王死後,他就自立為渤林邦的國王,是以才會稱他為陳王。

陳祖義膽子大,腦袋也夠硬。

還曾經以渤林邦王的身份,多次向大明王朝進貢。

如果僅是這樣,說不定也能獲個冊封。

但是他不想用自己的財產去進貢,而是喜歡拿別人家的東西。

每次進貢都是走一路搶一路,到了明朝搶的除了進貢還有掙得。

而且陳祖義不僅是搶那些從南洋經過的小國,就連明朝的使船也要搶,可謂膽大包天,將明成祖氣的直呼要摘掉他的腦袋。

後來讓鄭和給將計就計抓了起來,被帶到京城,朱棣直接下令在藩屬國麵前將他斬首示眾。

李成就是這時間將陳祖義拉回來的,也算是救了這海盜頭子一條命,讓他換了時空活著。

要說買人這事情,李成也是有點無奈,其實他真想弄點青史留名的人物過來。

但是那些人還沒有寒磣到賣了自己的地步,也就隻能琢磨這些遺臭萬年的人物了。

就像陳祖義這樣的,臭名遠揚又怕死的主兒,回頭他都擔心自己這裡,會成為歷代奸佞收容所。

當然,陳祖義能力還是很強的,不然也不可能數萬手下、橫行幾十年。這人膽大心細,不膽大也不敢去琢磨搶西洋寶船去。

簽訂了死契之後,陳祖義如果想要活著,就不敢造李成的反。

是以李成才將他給選了出來。

「陳兄,大人發電,從今天開始陳兄為南方貿易部都統製,轄下管理眼前這幾十條船隻,兩千善戰水軍士兵,統管對南漢與南洋的貿易、安防事物,當然第一件事就是去樟水接來幾萬的流民,完成與大乾的貿易,不知可有問題?」

寒暄幾句,楚應同將李成的安排告知於陳祖義。

「祖義定當不負大人所托,盡心竭力做好南部貿易!」

陳祖義當即躬身接受安排,端地是恭敬萬分。

楚應同將他帶回辦公區,再次交代了一番細節。

翌日,陳祖義帶領船隊揚帆前往全州新港。

在那裡等待李成的進一步指示,船上自然裝滿了糧食和商品。

這些商品和糧食一部分給到孟暢,另外一部分用作與大乾交易,回來的時候船會拉上那些流民。

大乾,臨安府。

李成美滋滋的起身。

還是在這邊睡得舒服,那王宮真沒多大意思。

起身吃完早飯,賈斌就樂嗬嗬的來到四方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轉生天蓬開局高老莊偷聽猴子心聲 鬥羅之唐家棄子 我的金手指可以隨時換 奧特迪迦傳 不當神豪的那些日常 終極一班之最強班導 重塑隋唐 龍族世界的幕後黑手 返回1977 神豪:趨吉避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