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章 諸國風雲(1 / 2)

加入書籤

之後是升龍大學、江陵大學、楊州大學、廬州大學、瀛州大學等學校,萬幸折騰出的花樣沒有臨安和新元大學那麼熱鬧。

不過也都別具一番特色,看的觀禮老百姓喜笑顏開。

最後的隊伍則是各區域的政府機關代表團,大約十幾支隊伍,主要是各地的優秀年輕官員和地方知名人士組成,畢竟都是守規矩的,也沒有鬧出什麼亂子來。

元日大典正式結束,臨安全城陷入狂歡之中,晚間承天門廣場還會安排焰火晚會。

李成回宮開始逐個方陣的接待,畢竟這裡麵有很多的老熟人,都需要他一一的照應到,給予鼓勵和支持。

顧維鈞帶著外交部接待諸國觀禮團,經過這次大典,諸國都老實了許多。

不說討好,起碼都和善不已。

他們知道大夏已經成了氣候。

這種情況下暫時交好是必然。

當然私下結盟抗夏也是要做。

隻不過結盟的事情,可以放在私下再談,在大夏不合適。

大夏如今上下一心,被捅出去不說被收拾,起碼也得落老大一個沒臉,明麵上都過得去是最好的。

很多勢力也在爭取夏國照顧。

這裡麵最熱情的就是宋國,畢竟被憋在旮旯裡麵。

南部是夏國的地盤,北部則是受到武國的威逼。

不傍住根粗壯的大腿,說不定就成第一個被滅的。

武國想要擴張,勢必會先拿崔梁和宋國下手。

崔梁好歹還有周國罩著。

他能宋國幾乎光棍一條。

堪稱諸國最尷尬的存在。

除了宋國就是唐國,被夏國三麵包圍,滋味也不好受。

偏偏兩國之間的各項貿易還是正常化的。

文行庸還不是很清楚李成與周鎔的三年之約。

但大概也有所猜測,畢竟倆人每半年就要到郎溪「垂釣」一次,也不知道用的什麼釣的?

是這種形勢下,他也要做好與夏國的周旋,多爭取印象分。

既為了唐國,也為了文家的未來,他又不是孤家寡人,也是一個大族需要照顧的。

周國、晉國、武國也都維持個表麵上的風度,當然周晉是真風度,武國則是強挺著裝風度。

這些老狐狸都是成了精的,表麵上對夏國示好,出了夏國就開始聯合起來,各自的準備本國退路。

大夏已經公然宣布要統一中原,在場的國家哪個不是中原國家?大夏要統一誰?

還不是統一他們!

對於夏國的野心如何能不防範?一個鬆散的抗夏聯盟就偷偷的成立了,大家彼此心照不宣。

在整個大夏還處於歡騰的正月,周國就在冰天雪地中開始調集大軍進入遼東。

正月二十三日,周國軍隊大舉渡過綠江,對綠江南岸的高麗發動了攻擊,拉開了諸國外擴的序幕。

而草原上的山丹國,也越過東嶺地區進入東北山林,四處搶掠夏國修築好的城池堡壘。

大量的擄掠當地的民族部落,給大夏在東北地區的擴張造成嚴重的影響。

這是山丹北宮不花答應周康的,不僅是收了許下的好處,同時也為了教訓下大夏。

周康利用山丹也是為了吸引夏國注意力,方便對高麗的進攻,這還是北方民族首次參戰中原。

晉國於新正七年的二月,開始對盤踞隴西一帶的部族進行橫掃。

將戰線推到陽關、玉門關一帶,劍指河西走廊以西的敦皇、哈密等接壤的西域地區。

他們是想要獲得更大的戰略空間,以應對與夏國的未來的戰爭。

這邊沉寂好久的武國,也有了動作,一方麵控製著盤踞南都的宋國,一方麵從汴京地區南下,攻打宋國控製的陳州地區。

不得不說武國子母炮還是非常先進的,憑借其高超的射速進行覆蓋式打擊,很快陳州就淪陷一半,被武國給收入囊中。

中原地區諸國割據勢力戰戰兢兢,生怕打到自己的頭上。

唐州、鄧州、蔡州等地夾在夏國和武國、崔梁中間,一時間也不知道投靠誰比較合適。

整個中原北部地區都是戰火連綿,就連李成都沒想到諸國會這麼快互相或者對外動手,而不是對準他這個「罪魁禍首」。

隻是除了東北的關外,與山丹國有所摩擦之外,暫時還影響不到他的總體布局。

交代向東北地區增援軍隊,等到河開之後大舉反攻山丹,將這群草原人打疼也就是了。

至於周國打高麗,正是他樂意看到的,原本顧忌周國沒有拿下高麗和新羅,如今周國出手正好給了他機會。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轉生天蓬開局高老莊偷聽猴子心聲 鬥羅之唐家棄子 我的金手指可以隨時換 奧特迪迦傳 不當神豪的那些日常 終極一班之最強班導 重塑隋唐 龍族世界的幕後黑手 返回1977 神豪:趨吉避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