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二章 草原策略(1 / 2)

加入書籤

東北臨海,如今大夏的據點達到驚人的三千個。

沿海地區的石油開發、礦產開采、木材加工和藥材產業全都是搞得紅紅火火、如火如荼。

這些工業集群的位置還發展出城市來,讓此地的人口迅速突破百萬大關,與北方四島、苦夷島等眾多島嶼連成一線,成為大夏在北方的重要工業基地。

南部與周國的遼東毗鄰,隔著遼東長城相望。

西部則沿著興安山脈與草原民族的山丹國對峙。

兩年中,三國也沒少爆發小規模沖突。

尤其是新正七年,山丹三十萬大軍進入東北。

被大夏一頓收拾給趕了出去,死傷了幾萬戶,從此山丹再也不敢發動大規模戰役。

而是與周國同謀,雙方合兵一處向西北方向去拓展戰略空間。

大夏陸軍第二十軍、二十三軍、二十七軍跨越興安山脈。

在西部的草原建立大夏據點,探索這片廣闊的草原和荒漠。

別說還真找到不少的礦脈,也收服了不少山丹的部落,在興安山脈的西部草原搞得如火如荼。

山丹肯定不高興啊,畢竟興安山脈西部可是他們的老窩。

大規模作戰肯定打不過大夏,隻能小規模騎兵去偷襲。

這邊跟好基友北周商量好,讓北周在遼東地區襲擾,周、山丹徐與大夏之間,小規模的襲擾戰打得熱火朝天。

騎兵在草原,比之大夏戰車還要有優勢的多。

來去如風、不限地形,每次沾點便宜就跑。

就算占不到便宜也掉頭就跑。

反觀大夏被影響的不輕。

但是對這些蟊賊又無法可施。

隻能被動的應付,希望盡快建立機場打擊山丹騎兵。

在此期間,大夏與周國也一直保持著同盟關係。

隻不過是個人都知道,同盟關係早已名存實亡。

如今周晉為首,聯合北方山丹、西南越國建立的是抗夏聯盟。

雖然不停的準備後路,但同樣也對大夏采取防禦和襲擾。

希望能夠遏製住大夏的成長,爭取為本國贏得發展時間。

隻是這個時間越來越少,南部地區幾乎沒有大夏的對手。

也隻有在東北地區,打一些雞毛蒜皮的戰役。

臨安養心殿,此時諸多大佬就是在商議東北戰事。

雖然集中在興安山脈西部,但長期這麼打大夏也窩心。

「臣建議,盡快在草原邊緣建立我大夏的軍事基地,對北周和山丹進行反擊!」

樞密院副總理鄭智和首先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這會兒樞密院已經隻有參謀和出兵權了。

統兵權在新正八年交給了新成立的軍部。

但是在哪打、如何打、打多大還是樞密院說了算。

樞密院總理還是戚繼光,不過下麵有八位副總理。

分別掌控著樞密院下屬的諸多部門,鄭智和就是管的參謀部和作戰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轉生天蓬開局高老莊偷聽猴子心聲 鬥羅之唐家棄子 我的金手指可以隨時換 奧特迪迦傳 不當神豪的那些日常 終極一班之最強班導 重塑隋唐 龍族世界的幕後黑手 返回1977 神豪:趨吉避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