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四章 杜威親來(1 / 2)

加入書籤

杜威將李成寫給他的親筆信拿出來,周康和北宮不花傳閱一番。

信上的內容其實很簡單,就是李成對於杜威和晉國,努力開拓的精神表示高度贊揚。

說華夏民族自祖先起,就從沒忘記走出這片土地,將文明傳播到世界每各個角落。

從三皇五帝就為後世開拓未來,但後世子孫偏偏忘記了先輩傳下的開拓精神,隻是把目光盯在中原的一畝三分地。

以至於造成千年的分裂,華夏兒女也在水深火熱不斷掙紮。

你是夏國、我是周國、他是晉國的,大家分的清清楚楚。

其實國家就是個符號,代表的也僅僅是執政組織。

華夏民族是一家,老百姓可以自主選擇接受誰的統治,而執政者也需要肩負起責任,上承祖先遺誌,下為百姓子孫造福。

以萬世華夏為己任。

樹華夏不滅之榮光。

需要不斷走出這片土地,為民族百姓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

是以李成在信中表示,很欣賞杜威遠征西域外的壯舉。

並且承諾他,凡是對外開拓,大夏都會給予全力的支持。

如果晉國能夠退出中原,讓中原的華夏民族實現一統。

大夏也將會與晉國保持永遠的友好關係,大家攜手去帶領華夏的百姓走向世界。

讓華夏文化同樣走向世界。

看完這封信,周康愣了一下。

沒想到杜威會有李成的親筆信,看起來這封信不是最近的,但也代表了李成對晉國的態度。

在周康看來,李成這個大夏皇帝的口口勿很和氣,語氣也非常真誠,等於是給了晉國一個承諾。

怪不得杜威一直不透露晉國參戰的消息,還讓士兵都穿周**服,原來是給自己留後路啊。

未來……

李成的不是明確表態了嗎?

世界很大,大夏是不可能全都占領完的,需要同為華夏民族的諸國一起去開拓。

當然這個是有前提的。

那就是要求諸國退出中原。

周康若是願意退出中原。

何至於跟夏國展開國戰?

「夏國這承諾是真的還是假的?」山丹北宮不花看完信後,帶著有些懷疑的語氣問道。

「應該是真的!去年我西征作戰失利,夏國無償支援了大量的物資,還讓他們的海外藩屬國協助牽製貴霜和波斯。隻不過在西域外,咱們的根基不夠,也沒有老百姓的支持,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占,是以我晉國五十萬大軍才會再次失利!」

杜威有些遺憾的嘆了口氣。

「那杜兄剛才的意思是說,咱們主動放棄中原,以此來換取夏國的支持嗎?」

周康對著那封親筆信,沉吟了一番問道。

「我確實有這個打算,你們不是也一樣嗎?」杜威絲毫沒有猶豫,也沒有絲毫避諱的回答道。

「可是杜兄剛才也說了,外部天時地利人和咱們都不占」…

周康說出這句話,北宮不花也趕忙隨著點頭,外麵他們不是沒去過,哪有這花花中原舒服?

出門在外,等於是從零開始,初期會特別的困難。

「這我又何嘗不知?不然也不會摻和進這檔子事情了!」杜威滿臉苦笑,「可是你們看如今的情況,大夏統一中原已是定局。我們若想保住國祚不失,那向外發展就是最好的選擇。不然還能怎麼樣呢?拚到最後還是一樣躲不開滅國的命運,就算苟延殘喘人生價值又何在?」

杜威的一番話,說的周康與北宮不花啞口無言。

夏**事強盛,這次他們是全都體會到了。

三十萬人和數倍的盟軍作戰。

幾乎將百多萬盟軍打的無還手之力,喪土失地、潰不成軍。

就這還是沒有動用太多的底牌的情況下,若是夏國動用底牌,他們的聯軍估計早就沒了。

那時候還有什麼舍得不舍得?願意不願意的?

不管願意不願意,都得成了夏國的俘虜,中原北方血流漂櫓,國家也不會存在,最多隻能在後世史書記載一筆罷了。

他們在坐的,都會成為人人唾棄的亡國之君,不明大勢的絆腳石,被時代拋棄的廢物。

能當皇帝的,沒有傻子,除非是非得讓傻子做皇帝。

一時間三人都沉默下來。

「隻是應該如何讓夏國停戰呢?」周康嘆了口氣幽幽問道。

「若周賢弟沒有意見,此事就交於我來辦如何?」杜威主動將議和的事情接了過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轉生天蓬開局高老莊偷聽猴子心聲 鬥羅之唐家棄子 我的金手指可以隨時換 奧特迪迦傳 不當神豪的那些日常 終極一班之最強班導 重塑隋唐 龍族世界的幕後黑手 返回1977 神豪:趨吉避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