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歲月與發展(1 / 2)

加入書籤

1904年不知不覺便到來了,李勇在這個世界也呆了三年了。

有時候他不知不覺,就感覺自己仿佛已經融入了這個世界,真正成為了這個世界裡的人,和霍元甲他們沒什麼兩樣。

不過他到底還是知道自己是不同的,畢竟他不隻知道電影劇情的發展,也大約知道這歷史的走向。

身為局中人,他明知道自己不管做什麼,都不會改變現實,但有時候還是不由自主的會想要去努力,盡所能多做一些事情也好。

雖然他文算不成武也不就,但力所能及的事情還是有不少的。

像是寫小說就不說了,武館的經營他也積極參與進去,並加入了農勁蓀參加的天津商會救濟會,閒暇時候去做一些阻止義診、義賑的工作,畢竟這段時間有不少從東三省過來的難民流落。

其實因為身處於天津,在未來的幾年內,應該可以說都是比較平靜的。

當然,對於霍元甲和李勇來說,這平靜中也有不平靜,不過卻是好事情。

首先自然是李勇這邊,《天龍》繼續在《新小說》上連載,而隨著劇情進展,尤其是從原本的江湖恩怨局,逐步擴大到了朝堂甚至國家戰爭上,終於是得到了雜誌原本那些讀者的部分肯定。

這其實和時局變化也有關係,此時的國內,還沒有出現一個能夠領導一切的政黨,雖說已經出現了許多仁人誌士、革命黨人,但沒有共同的進步綱領,也沒有規劃好自己的目標。

沒有引導,最終就是一盤散沙,各行其是。

實際上,這幾年國內各種思潮湧現,堪稱是百家爭鳴,但一般來說就是你說你的,我唱我的,彼此互不相乾,更別想誰說服誰。

民族意識的覺醒和統一,是需要時間的。

不過不管是哪一家,在一件事情上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抵禦外侮,振興中華。

而在這種情況下,《天龍》以最基本的樸素愛國主義情操,打起了抗擊外敵的大旗,這是屬於這個時代有識之士們看來不用懷疑、最正確的一件事情,所以對於其看法也自然會改觀。

而且隨著現實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被調動了內心的愛國熱情,在現實中越是感到失望,也越會在《天龍》這樣的故事中找到共鳴和希望。

2月,日俄戰爭年爆發。

5月,日軍占領大連。

此後一直持續到次年,以華夏土地東三省拉鋸的日俄戰爭,中國卻成為了看客。

清廷在此局勢中嚴守中立,不中立也沒辦法,因為這裡之前就被沙俄占去了,如今眼看卻又要成為日本的盤中餐。

這種任人魚肉的感覺,顯然不好受。

東三省距離津門千裡之遙,在這個交通通訊還沒有那麼發達的年代裡,自然是很難波及到這裡來。

當然,這與津門是商埠,這裡洋人眾多有關係,日俄再怎麼打,基本也不會波及到這邊,要不然就要釀成外交事件了。

所以從無形中來說,中國人在這裡反倒是因為洋人,才得以保證了安全。

但是這並不影響,津門的人這段時間愛看《天龍》、愛討論《天龍》。

《新小說》在國內的幾個點,就屬津門和滬上賣得最好,也皆是成為了愛國宣傳之利器。

原因無他,就是因為《天龍》的劇情裡,也正好進行到了金遼在燕雲交戰,而宋廷維持「獨立」的階段。

當然,這其實是李勇有意為之。

先前他並沒有明確故事的時間線,而正好聽說了日俄戰爭,於是便乾脆把這個加入進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無限論劍 普通人生活資格證 大秦有盛世 如何成為酒廠大姐頭[綜] [HP]阿茲卡班候選人的遊戲之旅 [大主宰]無聲 將軍家的福運小嬌娘 [原神]達達鴨沖鴨 沒錯,我的天賦億點點 安裡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