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征服阿拉伯半島(2 / 2)

加入書籤

側翼騎兵年輕貴族組成的重騎兵。手持一根馬其頓長矛。等待作戰時,往往將長矛擱在肩上,矛頭稍向下。沖鋒時,長矛向下方刺出。刺中第一個敵人後,往往讓長矛留在他的身體裡不再拔出,然後,再用刀劍繼續進行戰鬥。等到戰鬥勝利結束後,再去找回那些長矛。

馬其頓方陣有個致命的弱點,方陣側翼一旦被沖破,這樣機動性很差的方陣軍隊將會陷入毫無還手之力的境地,不過我們的亞歷山大大帝將會用他天才般的指揮能力多次化險為夷,以後也會再次改進馬其頓方陣。

話回正題,亞歷山大派人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抓了一些基達人,傳說他們還幫助阿契美尼德人入侵埃及,為穿越沙漠的軍隊提供水皮。這樣的人注定也會成為亞歷山大的盟友,而且在基達人的描繪下,亞歷山大知道了埃塞俄比亞人的存在,在亞歷山大與皮洛士的指揮和支持下,分成兩支的軍隊一路勢如破竹,賽伯伊王國、邁因王國、卡塔班王國、哈德拉毛王國、希木葉爾王國相繼在亞歷山大的攻擊下紛紛投降,兩支軍隊幾乎同時進入了埃塞俄比亞和阿拉伯半島,阿拉伯半島被稱為有福之地。敵軍各有大量兵力在戰鬥中被殺,幾個城鎮被攻陷。在埃塞俄比亞,進攻到達了靠近梅洛伊的納巴塔鎮;在阿拉伯,軍隊一直深入到沙巴人的地界和馬裡巴城。

賽伯伊王國是抵抗最激烈的國家,鄰國米奈王國是他的附庸,賽伯伊人是最早的航海家和國際商人,灌溉了南部阿拉伯絕大部分土地的著名的馬裡卜大壩,也是由他們修建的,賽伯伊人對亞歷山大軍隊進行了數次的偷襲,並且多次利用地形優勢跟亞歷山大打遊擊,讓亞歷山大軍死傷了不少人,亞歷山大授意下,當皮洛士率軍攻破賽伯伊王國都城之後把所有還有抵抗意識的無論是老人孩子一律誅殺,其餘整個賽伯人全部貶為奴隸,這樣的行為確實震懾住了其餘各個小國,各個小國紛紛派來使者表示願意歸降,亞歷山大在各個小國來回巡遊了一遍,並且把一部分權力重新移交給這些國家,把一部分軍隊留在這裡震懾,並且給這部分軍隊分了很大部分田地與耕種的奴隸,用來穩定民心,當亞歷山大拿出土豆與紅薯之後這些國家都感恩戴德,恨亞歷山大沒有早日來征服他們,在有土豆與紅薯的情況下,哪怕是乾旱一點的土地也是寶藏,亞歷山大在這些新征服土地上設立了新的政策,每次糧食的5成必須作為稅收交給亞歷山大帝國,並且每年提供1000塔蘭特乳香,這樣相對寬鬆的政策讓阿拉伯各國感激涕零,土豆紅薯的出現也極大的緩解了阿拉伯與埃塞俄比亞糧食不足的問題,並且親切的稱亞歷山大大帝為」安拉之子「要知道伊斯蘭教的神是安拉,而且在伊斯蘭教的信仰體係中安拉是唯一至高無上的神,亞歷山大大帝很樂意這個稱呼,感覺又為自已披上了一層神秘麵紗,這也間接證明了阿拉伯半島文明與埃塞俄比亞人這樣的高原山地與沙漠地形對於糧食的緊缺,比之其他沿海與平原地帶是多麼的惡劣,當然這也是阿拉伯長期以來沒有遭受外族入侵被稱為有福之地的原因。

阿拉伯半島與埃塞俄比亞的戰爭隻持續了一年多的時間,軍隊損失也不是很多,但是卻讓士兵們獲得了很多的土地資源與大量乳香,可謂是賺的盆滿缽滿,接著亞歷山大就帶著軍隊趕回埃及與馬其頓整軍備戰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末日:瞳 我在精神病院當副院長 都重生了,誰還走回頭路 霧散人消 閨閨是天道 末世:全世界就我沒有係統 白四爺 七月裡 神獸棋 天帝轉生之在修仙世界當大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