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一敗再敗(1 / 2)

加入書籤

「大王,夷將陳伯之率軍從肥口向我壽陽進軍!」

傅永沒和元勰說上兩句話,就有壽陽斥候回報軍情。

陳伯之率兩萬大軍從肥口大營出發,進逼壽陽。

元勰聞報,看向老將軍傅永。

有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在,他便有了主心骨。

「兵非貴益多,惟無武進,足以並力料敵取人而已。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於人!」

這是《孫子兵法·行軍篇》中的兩句,意思是作戰並非兵力越多越好,隻要能夠明察敵情,集中兵力,上下一心,鼓勇進擊,足可破敵。那種輕敵躁進,沒有深謀遠慮的統軍之人,必定會成為對手的階下囚!

先引用了兩句兵法,傅永向元勰請戰。

「陳伯之派兵嚴防淮口,意圖阻止我軍從穎水來援。如今我率軍牽舟登岸,從陸路來援,出敵不意。陳伯之不知我援軍已至,自恃兵多,率眾來襲,輕而無備,正是我軍破敵之時。隻要在壽陽城下擊潰陳伯之主力,咬在潰兵後麵,就可一鼓作氣,攻破肥口大營。壽陽之圍自解。」

「好!如何用兵,請老將軍分派,自本王以下,悉聽調遣!」

聽完傅永分析,元勰也覺得大有獲勝希望。

「請大王率壽陽之兵出城迎擊,末將率本部精騎繞行至陳伯之側翼,從側後發起突襲,並能破敵!」

天色已經大亮,傅永的白發隨秋風飛舞,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依照傅永的計劃,元勰親自率壽陽守軍主力出擊,正麵迎擊陳伯之;而傅永率精銳騎兵繞行。

兩軍的進軍速度,相互配合尤其重要,傅永所部無論是太早或是太晚到達戰場,結果都是兩支部隊分別被陳伯之以優勢兵力各個擊破。

不過,身經百戰的傅永,不會犯這樣的錯。

「殺!」

陳伯之沒有想到閉門死守的元勰怎麼忽然轉了性,竟然敢出城迎敵!

倒是省得麻煩了!

隻要能在城外解決北魏守軍主力,壽陽城,唾手可得!

隨著雙方主將一聲令下,兩股披甲執銳的洪流猛烈地撞擊在一起。

不同於今天,根本看不見敵人,可能就結束戰鬥。

冷兵器時代,戰士們披著鎧甲,手持兵器,在沙場麵對麵對決,令人血脈賁張。

北魏的淮南軍麾下,人才濟濟。

除了駐守小峴的黨法宗、坐鎮合肥的傅豎眼都是軍中名將,留守壽陽的王神念也是有萬夫不擋之勇的軍中虎將。

王神念出身太原王氏,少年讀書,以州中主簿的文吏身份進入仕途,卻是在擔任軍職之後,展現出領兵作戰的天賦,以武勇在北魏軍中享有盛名。

未來,他的兒子會比他更有名,那就是後來平定「侯景之亂」的名將王僧辯。

當下,戰場是王神念的舞台。

身披重甲,一手持刀,一手持盾,王神念一馬當先,是淮南軍沖鋒的箭頭。

無人可攖其鋒芒!

南齊軍人人退避,都不想惹上這麼一個戰場怪物一樣的家夥。

眼看前軍像波浪一樣被破開,以王神念為箭頭的北魏軍一往無前,南齊主將陳伯之不禁大為惱火。

他也不是吃素的,可是十三四歲就敢持刀行凶的狠角色。

「傳令,中軍親衛正麵迎敵,擋住敵軍,退向兩翼的眾軍兜向敵軍後方,完成合圍。今日,一個魏虜也不要放跑!」

陳伯之傳下軍令。

用自已的貼身衛隊擋住北魏軍的正麵突擊,再以優勢兵力包圍迎擊的北魏軍,一舉聚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帶我滾 窮途末世 綜武:朕登基第一日,簽到遮天法 江南跑去學創世 靈氣復蘇:夢裡的修仙之道 穿到修真界,我想擺爛 界七 諸天重生:無敵從六王子開始 對交 無燭的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