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最後的試探(2 / 2)

加入書籤

具體的原因,還得從大夏國的建立說起。

大夏朝建立之前,前朝動盪,有前朝將領發起武裝叛亂,並且攻入都城,顛覆了前朝。

而那時的大夏朝先祖霸帝,本身就是吳興人,因被當時的吳興太守器重,從中直兵參起步,一直做到了是前朝交州司馬。

在前朝被顛覆時,霸帝在吳興沈家的全力支持下,起兵討伐逆賊,在經過三年苦戰後,最終誅殺了逆賊,建立了大夏朝。

而吳興沈氏,也因為擁立之功,由此開始了沈氏的興盛史。

霸帝在世時,就是由沈氏族人沈客卿任中書舍人,專掌軍國要務,不僅如此,連當時的太子妃也是選的沈家人。

而當時的太子,就是後來的文帝,當時的太子妃,也就成了後來的沈皇後,如此一來,朝中多個要職也更是被沈家占據,其中就包括極為重要的禦史中丞。

文帝過後便是武帝,隻不過在武帝之前,還有一位廢太子,也就是沈皇後的兒子。

正常來說,文帝過世,理所當然是正宮太子,也就是沈皇後的兒子即位,隻不過在即位之前,正宮太子卻因為德行有虧,引起公憤被廢,才有了後來的武帝。

也就是如今聖上和德王爺的父親。

而原本的正宮太子,卻被廢為靖王,被遣去餘杭就番。

也正因為武帝的上位,才有了她的和親,讓她成為了南夏國的德王妃。

再後來,就是宣帝即位,也就是如今的聖上,而之前的廢太子,也在過世之後把靖王爺之位傳給了現在的靖王爺。

這就是大夏朝皇室之間的恩怨情仇。

在靖王爺那一脈人的眼裡,大夏國的江山原本是屬於他們的,但卻被宣帝這一脈給竊取了,因此始終跟他們不對付。

也正因為如此,靖王府旗下的清風樓,始終是在跟德王府旗下的醉香樓在唱對台戲。

而吳興沈家,就是靖王爺那一脈的死忠。

別以為宣帝即位之後,就能拿吳興沈家怎麼樣,事實上,自魏晉開始,這天下名義上是皇室的,可事實上卻是得看世家的臉色,幾乎每一個朝代的興衰,都是跟世家有關。

比如說,東晉的建立,就是借助了世族的力量,而東晉的滅亡,也是因為世族的背叛。

包括大夏國的建立,也是在吳興沈氏等世家的支持下才成事。

因此,宣帝這一脈,哪怕明知吳興沈氏是靖王爺那一脈的死忠,也不敢在明麵上拿他們怎麼樣,而是隻能暗戳戳地搞些小動作,以免他們坐大,讓靖王爺那一脈變強。

皇室之間的傾軋就是這麼復雜,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

隻是德王妃沒想到,當初被她當成工具人算計的鄭經,這一路下來,竟然變成了如此值得投資的潛力股。

要是早知道如此,她還會不會算計他?

不太好說。

鄭沈二家的聯姻肯定是要拆的,但可能會換一種方式,不會這麼明顯地把鄭經當成工具人。

隻可惜現在後悔已經晚了。

那就想方設法補償他!

這就是德王妃主動攬事上身,決定親自幫鄭經運作《三字經》的原因。

鄭經被他當成工具人算計後又有什麼嚴重後果?

滎陽鄭氏那邊會有什麼反應她不太好說,她可以肯定一點的是,吳興沈家絕對會把此事當成奇恥大辱,從而遷怒到鄭經頭上。

有可能的話,欲除之而後快的心思都有!

很多事,從一開始她就能猜到結局。

也正因為如此,她在看到鄭經的潛力之後,決定大力扶持他,幫他坐大,不要那麼容易就被吳興沈家給滅了,而是來幫她當一個合格的攪局者。

算算時間,那消息應該已經被傳開了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玄學小祖宗的馬甲捂不住了 時先生一婚到底 真酒如何成為警視廳之光[柯南] 聯盟:我的輔助賊正經 快穿就是不炮灰 名宅故夢 穿成農家福寶小甜妻 農家小神棍 席卷天下 阪本十級學者的柯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