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一堆韭菜(2 / 2)

加入書籤

「一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二是大力出奇跡。

「三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工匠們聽得若有所思。

而同樣也跟著在聽的徐玄機也忍不住想,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怎麼弄得你跟個武林高手似的?

已講完原理的鄭經卻又擱下了斧頭,指著那台簡易車床說:「同樣,要想讓這台簡易車床鋸起木頭來又快又好,還是要解決那三個關鍵問題……」

道理一講清,解釋起這台車床的工作原理自然就簡單多了。

床架上的鋸片,之所以要求被打製得又薄又光滑又鋒利,當然是解決工具之利的問題。

那個配重用的陀飛輪,當然是指望它在車床轉動起來後,靠它的重量慣性來解決切割力度的問題。

至於大小飛輪,大飛輪的半徑差不多是小飛輪的三倍,那在連接繩的帶動下,大飛輪轉上一圈,小飛輪起碼能轉上近二十圈,這樣一來,速度自然也就起來了。

原理就是這麼簡單。

當然,要把它向這些沒啥物理基礎的工匠們解釋清楚,還是得稍稍費上一番口舌。

但這也隻是時間和耐心的問題。

在大費了一番口舌之後,他開始進行最後的總結陳詞。

「這個大大的鐵坨,之所以叫它陀飛輪,就是因為它一旦轉動起來,就像小孩子玩的陀螺一樣,需要很大的力氣才能將它停止下來,它所起的作用,就如你們用力去鋸木頭一般。」

很快,他又獲得了滿屋子的崇拜。

這一番解說,也算是印證了他悟道高人,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裡遊的,無所不知的說法。

而他的平易近人,也讓工匠們對他的敬畏之心也稍稍有所瓦解,小魯又壯著膽子問道:「東家,那你又是怎麼想到,通過這大小飛輪來加快這鋸片的切割速度的?」

這其實是一個稍稍有點幼稚的問題。

鄭經記得,早在一百多年之前的西晉,祖沖之就已經將圓周率精確到了小數點後七位數。

假如了解了周長跟圓周率的關係,這個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好吧!

不過他轉念一想,在這個信息傳播還極為不發達的時代,祖沖之的圓周率概念,沒被廣泛傳播開來也屬正常,於是乎,他又跟大家講起了圓半徑、周長及轉速之間的關係。

這又一次讓他收獲了一種工匠對他膜拜的眼神。

這種感覺實在是太好。

讓鄭經忍不住又冒出了一個新的念頭:要不乾脆在工匠群裡,培養出一批屬於自己的真實信眾?

之所以有這樣一念頭,是有原因的。

在此之前,鄭經覺得,人還是必須得有點文化,才具備被利用價值。

正因為如此,他第一時間瞄準的是那幫跟他同船的士子。

可結果呢?

已經到會寧好幾天了,可真正來找他報到的,就顧傾城一個。

午餐時分,他問過顧傾城,最近那些士子在忙啥。

答案是忙於呼朋喚友,成群結隊搞聚會逛青樓,就算有個別士子想起了他這位真理社的高人,可聽顧傾城說,他們一聽說真理社暫時並沒有啥特別的安排,也就把他給拋諸腦後了。

這樣鄭經意識到,這些家庭條件太好的士子,一向遊手好閒慣了,想靠他們來一起為理想而奮鬥,除了一個謙謙君子顧傾城以外,似乎靠不住。

與之相反,這些工匠就大不一樣。

自從他接手書局以來,這些工匠在有了明確的任務之後,不管是老的還是新來的,一個個都乾得很帶勁,就算到了傍晚下班後,也還一個個都不肯走,在繼續加班。

而鄭經給了他們什麼?

讓他們吃得飽飽的一日三餐,外加少得可憐的薪水。

當然,這少得可憐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在這個時代,工匠們的待遇確實很低,比如說像費老頭這種類似於工頭的,一個月下來也隻有二兩銀子的薪酬,至於普通工匠,少的七八百文,多的一兩半。

這還是德王府給工匠們的薪酬比別的工坊還要高一點點的情況下。

而鄭經到來後,所做出的承諾,隻不過是在原有工資的基礎上,提出了加班工資、獎金的概念,算下來,一旦有事忙,待遇也就相當於工匠們原來薪酬的兩倍左右。

而結果是,工匠們對他感恩戴德,賣力乾事。

還不到二十名工匠,一個月下來,又能花掉他多少銀子?

平均每人每月三兩銀子,一個月頂多一百兩銀子,就福利待遇全解決好吧!

而他幾天下來,他已經訛了顧傾城、王公子兩萬多兩銀子了,接下來應該還有銀子源源不斷地收進來。

教員同誌誠不欺我,果然還是平下中農更靠得住啊!

他忍不住如此感慨。

既然這樣,那要不要把重心轉移向平民階層,稍稍培養一點屬於自己的力量?

一個新的想法從他腦海裡冒了出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玄學小祖宗的馬甲捂不住了 時先生一婚到底 真酒如何成為警視廳之光[柯南] 聯盟:我的輔助賊正經 快穿就是不炮灰 名宅故夢 穿成農家福寶小甜妻 農家小神棍 席卷天下 阪本十級學者的柯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