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意外的來客(1 / 2)

加入書籤

就在鄭衍來見鄭經時,德王爺又一次進宮了。

之所以進宮,有兩件事。

第一件,就是去給太後送那幅已裝裱好的字。

第二件,則是德王妃提議的,讓他去宮裡找找太子爺,談一談辦報的事。

對於跟鄭經聯手辦報,德王妃自然是不會反對的,並且對鄭經所提的條件也極為滿意,唯有一點,那就是天下事的信息來源問題。

畢竟德王爺是一個不插手朝中之事的閒散王爺,而現在若是想從朝中獲取消息的話,德王爺自己出麵並不合適,最後能再拉上一人來分擔風險。

這種事,找太後不合適,找當今聖上跟不合適,最為合適的,還是太子爺陳仲平,有了這叔侄二人來聯手,那再大的風險也能抗。

至於聖上那邊,等報紙辦出了一定的成效和影響力,再告知他也不遲。

不得不說,在慮事周密方麵,德王妃確實不輸給大多數男子,連德王爺自己都深表認同。

就這樣,他又一次先來到孫太後宮中。

與上一次挨訓相比,這一次,孫太後對他的態度可是好多了,一見麵,就捧著那幅已裝裱好的字愛不釋手地說:「嘖嘖嘖,這鄭浪之的字和詩,果然了得!」

其實鄭經所寫給太後的這首《江南春》,德王爺早就把它給抄寫了一遍,早早地送到了太後手裡,而現在太後拿到這副筆舞龍蛇的字之後,還是忍不住又贊嘆了一遍。

趁著太後開心,德王爺立馬說道:「娘親你還有所不知,這鄭浪之的字和詩好是好,但想得到卻是極為不易,上次是仲平一起跟我去的,他一看了也想要,你知道結果咋樣嗎?」

接下來,他把陳仲平被訛的事,當成笑談給孫太後繪聲繪色地講了一遍。

這可是讓孫太後聽了之後,笑了個花枝招展。

「哈哈哈,仲平那孩子,非得冒出什麼王公子,這下倒好,被訛了吧!」

她先幸災樂禍了一通。

很顯然,在她眼裡,兩萬兩銀子也僅僅隻是笑談,因為這樣一對比,就更顯得鄭浪之對她的恭敬了。

但她緊接著又說道:「其實說起來,仲平也不虧,你還不知道,今天早朝,仲平已把那新型印刷術當著滿朝文武的麵,獻給了他的父皇伯宗,伯宗一高興,大賞了他不說,還把整個秘書省的事務都劃給了他去管,這下他也算是有用武之地了。」

一記猛料就這麼被孫太後給爆了出來。

畢竟是太後,朝中所發生的事,第一時間就有太監報來她這裡,好讓她開心或解悶。

她也確實開心,不管是當今聖上,還是太子仲平,都是她自家人,現在仲平得好處了,她自然得說出來跟小兒子分享一下。

這也是她今天難得地沒有訓陳伯容的原因之一。

德王爺一聽,卻也是暗暗竊喜。

整個秘書省都劃給太子爺去管了!

這是不是一瞌睡就有人送枕頭?

要知道,接下來他就得找陳仲平協商辦報之事,而秘書省,管的就是朝中奏報、文書起草、國史歷法、經書典籍等事務,也就是說,辦報所需的天下事,也已被劃到了陳仲平名下。

這是不是就是道家所說的承負?

他又忍不住想道。

早在德王妃回會寧之時,就跟他說過,諸糅真人曾鄭重其事地建議,德王府應該跟鄭浪之建立起承負關係,也正因為如此,德王爺也不把鄭經當成外人,幾乎是有求必應。

現如今,這種承負關係似乎就被小小地應驗了一把。

陳仲平雖然冒充王公子被鄭浪之訛,但卻到手了新型印刷術,而新型印刷術又讓陳仲平得到了聖上的賞賜,聖上的賞賜,又反過來能幫到他和鄭浪之辦報……

這不是承負又是什麼?

換一個說法,按佛家的說法來,就叫因果。

實在是太靈驗了一點!

德王爺忍不住感慨道。

「那正好,我見見仲平去,得恭喜他一番。」

他趁機向孫太後告退。

之所以有些按捺不住,一是怕在太後身邊呆久了,又得挨她的訓斥,二是他還有正事去找太子爺。

孫太後卻說道:「去吧,見過他之後,再回來一趟,給那鄭浪之把我的賞賜給帶回去。」

事實證明,他的擔心是多餘的,今天的孫太後不知有多開心。

同樣開心的還有太子爺陳仲平。

甚至於比孫太後還開心。

要知道,後世極為有名的三省六部製,是萌芽於漢代,最終在唐朝成型,而在這個時期,也已經有了雛形。

按照職能劃分,最為重要的自然是尚書省,下含吏部、殿中、祠部、五兵、都官、度官等六部,是整個朝廷的核心。

再接下來就是中書省,主要管奏章、詔書、重要文書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玄學小祖宗的馬甲捂不住了 時先生一婚到底 真酒如何成為警視廳之光[柯南] 聯盟:我的輔助賊正經 快穿就是不炮灰 名宅故夢 穿成農家福寶小甜妻 農家小神棍 席卷天下 阪本十級學者的柯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