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沒救了(1 / 2)

加入書籤

這盧大人到底想乾嘛?

鄭經還在揣摩盧勛的真正用意。

盡管他都盧勛並不甚了解,但畢竟在虹縣見過一麵,並且還受了他的一副字,因此他也曾向顧傾城及席希明等人稍稍打聽過這位盧大人的來歷。

據他所知,這位盧大人是出身於小富之家,跟世家根本就沒有半毛錢的關係,但卻靠自己的苦讀,成為了太正元年的探花郎,並且跟德王爺極為交好……

一位非世家出身,並且靠自身才華和努力升上來的官員,竟然會跟世家占同一個隊列,建議他珍惜世家的背景?

打死他都不信。

要知道,根據他所掌握的歷史知識,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在整個統治階層,也是分為幾個相對矛盾和對立的集團的,一是起源於北方的老牌世族,二是南方的新興士族,三是渴望打壓世族和士族,鍾意於寒門士子的皇權階層。

因此,對於盧勛能和德王爺交好他表示理解,可若是說盧勛還有心向世族靠攏,那他就真不信了,因為就算盧勛想靠攏,那也得世族樂意接受他才行。

這麼說來,盧勛明顯是對我挖坑?

他已經大致推測出了這一點。

既然有了如此的判斷,那接下來就好辦了。

「嗬嗬,盧大人,不知你是否熟悉鄭玄鄭康成先生。」

他立即就笑著問出了一位名人。

鄭玄鄭康成,東漢末年山東高密人,有名的大儒、經學家,因同宗同源,跟滎陽鄭氏先祖,同樣有名的大儒、經學家,東漢大司農鄭眾,並成為先鄭後鄭。

他這問題問得稍稍有點突兀,因此盧勛楞了一下,回道:「自然是知曉的。」

「在鄭氏先人裡,我視康成先生為楷模。」

鄭經立即又加了一句。

這差點就把盧勛搞迷糊了,他心想,你這回答,跟我問你的問題有啥關係?

也好在他也是儒家之人,對秦漢之後極為有名的大儒鄭玄的生平還是極為了解的。

鄭玄,自幼家貧,但極為好學,十二歲就能誦讀和講述五經,有神童之稱,畢生潛心於經義,無心仕途,多次拒絕朝廷的招攬,連位列九卿之位的大司農都被他推拒。

而在學術成就上,有《周禮注》、《儀禮注》、《禮記注》、《毛詩傳箋》等著作流傳於世,被視為儒家經典的標準注本,收入九經。

如此一想,他就大致明白了鄭經的意思。

細想起來,鄭經確實跟鄭玄有很多相似之處。

同樣出身於家貧;

同樣早而聰敏;

同樣精於經義;

……

「你的意思是說,你跟康成先生一樣,有誌於經學,而無心於仕途?」

他驚訝地問出了他最後的推論。

鄭經回道:「是的,對於這一點,王爺應該早就知道了。」

「確實如此。」

德王爺立即出聲作證。

「既然我無心於仕途,那鄭氏再家大勢大,對我又有何意義?再說,以我的本事,我又用不著再貪圖鄭氏那點家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玄學小祖宗的馬甲捂不住了 時先生一婚到底 真酒如何成為警視廳之光[柯南] 聯盟:我的輔助賊正經 快穿就是不炮灰 名宅故夢 穿成農家福寶小甜妻 農家小神棍 席卷天下 阪本十級學者的柯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