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先師孔聖人(1 / 2)

加入書籤

對於儒家而言,孔子的地位無疑是最為崇高的,從他逝世的第二年起,在他的故鄉,魯哀公已他的三間故居為基礎,建立起了拜祭他的孔廟。

這就是文廟的起源。

孔廟建成之後,各地紛紛效仿,開始大肆興建文廟、孔廟、聖廟、夫子廟等拜祭孔子的廟宇,然後又經歷了數百年的發展,隨著儒家的興起,形成了規格極為統一的文廟。

現如今的文廟,已不再是單純的孔子拜祭之地,而是變成了儒家的聖地,祭祀的也不止是孔子一人,還包括孟子、荀子等儒家先賢。

而除了祭祀之外,文廟還擁有了另外一大功能,那就是儒家的大本營。

正如天靜宮被視為道家大本營一樣,文廟則被視為儒家的大本營,稍有區別的是,隨著中原大地的四分五裂,被視為正統的儒家大本營也被一分為二,北還是在孔子的故鄉,魯地曲阜,而南則在會寧文廟。

既然會寧文廟被視為南地儒家大本營,規模自然也不會小, 除了最為中心的問心殿之外,還有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大成殿、明倫堂、尊經閣等殿堂。

因孔子被視為千古帝師, 因此, 整個文廟的建築, 其整體色彩采用的也是隻有皇家建築才能擁有的最高建築等級色彩——紅牆黃瓦,並配有陛階石等明顯具有帝王身份象征的裝飾。

從表麵上看, 這是儒家地位尊崇的象征,可實際上不可否認的是,相比漢朝的儒家地位獨尊, 現在的儒家已式微了太多太多,被道家壓了一頭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別的暫且不說,就連很多儒家出身的達官貴人,都已經以終日口談玄理為榮, 至於像董仲舒和鄭康成那種賢者級別的大儒,已有近兩百年未曾出現過一個了。

在這種情況下,文廟就成了儒家最後的堅守。

而張籍,則是文廟現在的主持,六品士人境大儒,國子博士。

也就是阮留之即將帶鄭經拜訪之人。

這確實是鄭經頭一回見這個時代的大儒,因此他稍感壓力,於是在進文廟之前,連忙向阮留之打探起張籍的來頭。

「嗬嗬, 說到老師的來頭,可一點都不小, 若不是……」

阮留之簡單講起了張籍的來歷。

說起來, 張籍的來頭確實還不算小, 其祖父曾任散騎侍郎、太子洗馬,其父親也是前朝錄事參軍、尚書祠部郎中,勉強算得上是身出名門、家學淵源。

而他自己,從小就才智出眾, 有思理,十四歲便通《孝經》、《論語》等,後金榜題名進太常寺任太常丞, 因精通儒學兼任東宮學士。

這原本是官運鴻通的跡象。

隻可惜,他兼的是前廢太子的東宮學士,在前太子被廢後受牽連,轉任國子監博士,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 他成為了阮留之的老師。

再後來,則是入文廟,逐漸憑學識和名望成為了現如今的文廟主持。

鄭經:「……」

原來是站錯了隊!

他聽了之後,先暗暗下了一個結論。

正當他在思考接下來該如何表現時,阮留之又笑著來了一句:「老師是出了名的善辯,一會你可得多加小心。」

鄭經:「……」

聽起來好嚇人的樣子!

說實在的,被阮留之這麼一說,還真是弄得他稍稍有些緊張了。

這是一種奇怪的心理。

說起來,在他來到這個世界後,已經見過的大人物其實已經不算少了,有權勢的,有王爺,有太子爺,有正三品的大鴻臚和會寧府尹,有名望的,則有諸糅真人、慧存國師、阮留之等。

而論地位和名望,這即將見的張籍頂多也就跟諸糅真人相當,可他現在還真有些犯怵了。

為什麼?

因為儒家之人是出了名的難纏,太喜歡講大道理了一點,而他自己,接下來還將推出**論,擺明了要跟儒家對著乾一大仗。

咱是不是得先低調一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玄學小祖宗的馬甲捂不住了 時先生一婚到底 真酒如何成為警視廳之光[柯南] 聯盟:我的輔助賊正經 快穿就是不炮灰 名宅故夢 穿成農家福寶小甜妻 農家小神棍 席卷天下 阪本十級學者的柯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