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最後的拯救(1 / 2)

加入書籤

大家確實已經被鄭經徹底說糊塗了。

三代一新士族,百年一世家……

大家承認,鄭經的這一計劃確實是可行的,按照他現有的發展趨勢,照這麼走下去,絕不是天方夜譚,事實上, 過去的那些世家及新興士族,基本上都是按照這麼一個模式發展起來的。

總而言之,發展出一新興士族,或發展成百年世家,無非就那麼幾個條件。

第一,代代都有人在朝為官,能保護並充分保障家族利益。

第二, 壟斷某一門能賺大錢的行業。

第三,有一個集中居住地, 擁有大量的田地及其它產業,整個家族的人都以家族利益為核心。

這些,在場的這些人,尤其是那幾位年齡比較大的,都是很清楚的,他們這就弄不明白了,鄭經為啥要公開說出這樣一計劃。

「那麼我的問題來了。」

好在鄭經很快又開口了。

還是他慣用的上課模式,先陳述,再提問,後總結三步走,現在算是到了第二步。

「第一個問題,假如在整個過程中,我沒有采取任何作奸犯科的手段,我那麼做有沒有錯?」

他又問道。

眾人:「……」

隻要你不作奸犯科,能有錯嗎?

古往今來, 那些世家和新興士族都是這麼做的啊!

「無可指責。」

最有聲望的張籍代表大家給出了一個答案。

「第二個問題, 忽略我印書、辦報所謂社會所做的貢獻, 那麼在整個過程裡, 我有沒有通過我所擁有的巨額財富,來為國為民做出很大的貢獻?」

鄭經緊接著又問道。

眾人:「……」

你所擁有的巨額財富,都集中在了你的家族手中,好處都被你自家占了,哪裡談得上為國為民做貢獻啊?

說句不好聽一點的,假如你家真是世世代代都有高官,士子無數,那國家想從你家收點稅都很難好吧!

大家又腹誹道。

這也是實情。

按照現在的稅賦製度,收稅主要分為幾種。

一是田賦製度。

按規定,現在田賦製度實行的是計畝而稅、計戶而征的賦稅製,比如說每畝納粟四升,每戶納絹二匹、綿二斤。

可這一田賦製度也是有漏洞可鑽的。

打個比方說,隻要成為秀才,就可以免稅免徭役,而成為舉人,就能免掉100-200畝地的稅賦,成進士甚至做官就能免更多。

世家或新型士族雖然占有大量田地,但卻是把大部分的田地都掛到了家族中的士人名下,這樣一來,朝廷從世家、士族那邊,根本就收不到太多的稅賦。

二是商業稅。

商業稅也分幾種,一是鐵、鹽、茶這種由國家專營專賣的專營稅,二是對行商征收的入市稅和對坐商征收的店鋪稅,三是以人丁計稅的貲稅,也就是財產稅。

同樣的道理,世家和士族因為家族士人多,大部分的商業稅也都免了,而朝中有人的話,甚至很多不能免的稅都因為官官相護,打了擦邊球。

這樣一來,相比其所擁有的巨額財富,世家和士族所為國為民做的貢獻,還真談不上有多大。

「浪之,你的意思是說,這就是時弊?是天下動盪,國之長期四分五裂的原因所在?」

盧勛總算反應了過來。

畢竟在這段時間以來,他一直在分析時弊,以及想如何來破局,因此他總算最先弄明白了,鄭經之所以要舉這樣一個例子的原因。

「對,這就是問題所在,過去數百年來,世情就是如此,富了一小部分世家、士族,但窮了國家和百姓,結果導致,時局始終動盪,天下始終難以統一。」

鄭經認可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玄學小祖宗的馬甲捂不住了 時先生一婚到底 真酒如何成為警視廳之光[柯南] 聯盟:我的輔助賊正經 快穿就是不炮灰 名宅故夢 穿成農家福寶小甜妻 農家小神棍 席卷天下 阪本十級學者的柯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