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不服來戰(1 / 2)

加入書籤

利益分配的問題一談妥,接下來確實就很好談了。

「浪之,既然如此,就不如由你來定一個具體的編撰方案如何?」

在得到了他想要的利益後,駱斐主動提議道。

這是明確把主導權交到鄭經手裡的意思。

其實這很正常,要知道,編撰標準教材的事原本就是鄭經提議的, 再加上張籍又極力推崇他,而印刷的事又缺不了鄭經的書局,這主導權駱斐想不讓都很難。

「那我就卻之不恭了。」

而對此,鄭經也沒有半點謙讓的意思。

他也確實沒打算推讓。

要知道,對於編撰教材這事,他不插手則已, 一旦插手,那他要編撰的,一定是一套希望能永世流傳的標準教材,要想做到這一點,就得主編者的水平足夠高明。

毫不客氣地說,真要論對四書五經的理解,這世上能有人高明過他?

基本上沒太大可能。

打個比方說,論對《論語》的理解,如今的張籍可能已經算得上是這個時代的天花板級別,可真要跟鄭經比,也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道理很簡單。

張籍這邊,因受這個世界知識不流通的局限性,因此他所看的《論語》注釋版本是相當有限的,能看個五六個版本就很了不得了。

而鄭經那邊,所熟悉的版本起碼不下十幾個,毫不誇張地說,從漢至民國,所有流傳到了後世的版本他幾乎都熟悉, 其中就包括這個時代暫時還沒出現的,宋朝朱熹的《論語集注》, 清代劉寶楠的《論語正義》等經典注解版本。

這還不是決定差距的重點。

重點在於, 後世的那種學術研究氛圍,以及信息的暢通程度,遠不是這個時代所能比的。

打個比方說,《論語》中的一句:朝聞道,夕死可矣!

同樣一句,有人翻譯成「早上聽說了道,晚上就可以死了」,還有人會翻譯成「如果早上聽到了道,那麼就算晚上死了也可以」。

怎樣翻譯或理解才是最為正確的?

這樣的小問題,到了後世,就會有無數專業人士去深入研究,然後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嚴謹者甚至會就此專門來寫論文。

而這些學術性成果,鄭經是可以輕鬆看到的,這就意味著,他其實是集多家之言於大成。

在這一點上,張籍是遠遠沒法比的。

但這也還不是真正的差距所在。

真正的差距在於認知上的巨大鴻溝。

打個比方說,對於一個道字,這個時代的人還停留在對聖人關於道的定義的理解上,而鄭經則已經跳到了千年之後,結合科學的認知以及中西方學術的比較來思考。

也正因為如此,他不僅能重新定義道,還能定義得讓人無從反駁。

同樣的道理,四書五經裡,那些是對的,那些是錯的,那些是精華,那些是糟粕,這時代不會有人比他更熟悉。

也隻有他,才能真正把握住去蕪存菁這一關鍵。

這一點才是最為重要的。

「既然如此,我們不妨來先給這套教材的編撰定一個基調,按照我的想法,可以歸納成一句話,就是『內容要統一,注釋要準確,譯文要通俗』。」

他緊接著又開口了。

其實這事對他來說並沒有太大的難度。

毫不誇張地說,假如多給他一點時間,他都不需要其他人來幫忙,他自己一個人就可以輕鬆搞定。

這說法確實不誇張,要知道,接下來要編撰的這套教材,假如按照他的標準來看,頂多也就相當於後世的中學到大學本科的水準,屬於普及級別的,而不是專業級別的,根本就用不著太深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玄學小祖宗的馬甲捂不住了 時先生一婚到底 真酒如何成為警視廳之光[柯南] 聯盟:我的輔助賊正經 快穿就是不炮灰 名宅故夢 穿成農家福寶小甜妻 農家小神棍 席卷天下 阪本十級學者的柯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