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剩飯的另一種炒法(2 / 2)

加入書籤

其實對於師舒說,自己是想對天下讀書人負責這一說法,他是持懷疑態度的,按他的理解,師舒之所以要為難他,更真實的動機,應該是對總編那一位置有念想,也就是名利的成分占多數。

不過那並不重要。

隻要他承認跟善惡無關,隻跟欲望有關就可以了。

完美的例證。

完美得讓師舒一下就懵了。

師舒確實沒想到,鄭經問了他一大堆看似無關的問題,在繞了那麼大一個彎之後,卻以這樣一種方式來解答了他的問題。

不管是孟子的性善論,還是荀子的性惡論,都是錯的?

人性本身是沒有善惡之分的,所有的行為,都是源自於內心的欲望?

所以,你否定了孟子和荀子的學說,創立了新的論述,把它稱之為**論?

此時的他確實懵了。

要知道,不管是性善論還是性惡論,都是儒家的重要學說,千百年來,千百年來,盡管有楊雄和稀泥,提出了性善惡論,但始終沒有人嘗試去否認、顛覆它們。

而現在,這兩大學說,不,或者說三大學說,都已經被鄭經徹底否決,用了**論來取而代之。

這能成立嗎?

他很想說:你這豎子,竟然敢否決兩大聖人的學說,實在是太張狂,太不知天高地厚……

可問題是,這種口說無憑的斥責話,除了顯得他在倚老賣老之外,說出來有任何意義嗎?

因此,在愣了好一會之後,他隻能問道:「那你如何來解釋孟子的那一句:『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無奈之下,他隻能嘗試以孟子的論述來繼續對鄭經的這一主張發起新的質疑。

「師先生,這個其實很好解釋。」

鄭經沒有絲毫猶豫。

緊接著他又說道:「不管是惻隱之心,還是羞惡之心,亦或是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都跟善惡之心一樣,是教化後的結果。

「假如沒有教化來定規矩定標準,人根本就沒有善惡之分、是非之分。

「比如說在茹毛飲血時代,因為沒有教化,所以人的行為就不會受善惡、是非的控製,而是受欲望的驅使,餓了就想吃,自力更生也罷,去搶也罷,都是合理的。」

師舒一下又愣住了。

是啊,在茹毛飲血時代,哪有什麼是非、善惡的概念?

既然那時連善惡的概念都沒有,那又哪來的性善性惡之說?

現在他又能說:茹毛飲血時代的人根本就不是人嗎?

一時間,他不知該如何繼續反駁。

鄭經卻又繼續說道:「善與惡,其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必須有標準來支撐,標準不同,結論就截然不同。

「打個比方說,在中原大地,搶人東西是惡行,而在蠻夷之地,奉行的卻是誰強誰有理的標準,因此搶人東西就未必會被認定是惡行,這還是因為受教化程度不同的原因。

「我們並不能因此就說:蠻夷不是人。

「而不管是中原大地之人,還是蠻夷之地之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所有的行為都受欲望的驅使,由此也能證明,不管是孟子的性善論,還是荀子的性惡論,其實都是不成立的,隻有我的**論無可挑剔。」

鄭經的最終結論來了。

滿場鴉雀無聲。

隻有我的**論無可挑剔!

這狂妄的一句,等於是向全場的所有人宣布:歡迎來戰!

可問題是,有誰能把他的這一觀點給駁倒?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玄學小祖宗的馬甲捂不住了 時先生一婚到底 真酒如何成為警視廳之光[柯南] 聯盟:我的輔助賊正經 快穿就是不炮灰 名宅故夢 穿成農家福寶小甜妻 農家小神棍 席卷天下 阪本十級學者的柯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