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大殺器(1 / 2)

加入書籤

可以招募私兵,開始發展自己的勢力了!

隻是具體該怎麼做呢?

在跟德王爺談妥了招募私兵一事之後,鄭經離開了書局,又一次動身去往造紙工坊,在路上,他開始細細考慮這一問題。

從長遠來說,肯定是把火藥給發明出來, 然後造槍炮、手榴彈等威力巨大的熱武器,然後按後世的模式來建設軍隊,但飯得一口一口的吃,路得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一開始,還是隻能從冷兵器入手。

冷兵器又該從何處入手?

從冷兵器的發展歷史來說,中國古代的冷兵器經歷了三個階段, 即石兵器、青銅兵器、鐵兵器。

原始時代,是石製兵器。

自夏朝開始,即進入了青銅兵器時代。

而自秦漢以後,兵器正式脫離青銅時代,進入鐵兵器時代,然後再經歷魏、晉、南北朝、隋、唐,直到唐末火器出現為止,是兵器發展史上的鐵兵器時期。

也就是說,從秦漢到魏晉南北朝,鐵兵器的發展,其實已經歷了一段漫長發展時期,在這段漫長的時期裡,因為長年戰亂,為了滿足戰爭的需要,歷代統治者都製造出大量質地優良、成本低廉的鋼鐵兵器。

像刀、矛、斧、槍、劍、戟等,幾乎已應有盡有,並且還製造精湛、造型科學、殺傷力強,已基本趨於成熟、穩定。

這就意味著,鄭經想從冷兵器入手, 獲得壓倒性的優勢,其實是很難很難的,他思來想去,也隻找到了兩個入手點。

一是進一步提升兵器的品質。

二是在弩身上做文章。

第一點很好理解。

盡管冷兵器的發展已趨近於成熟,但按照歷史的走向,真正的巔峰,一直還要等到上百年之後,唐刀的出現。

這就意味著,不管是從工藝流程來說,還是兵器的品質,比如說鋒利程度、韌性、造型等,都還是具備一定的提升空間的,更何況鄭家自己還可以借鑒後世的經驗。

第二點就更好理解了。

刀槍劍戟雖好,但都屬於近戰武器,在冷兵器時代,遠程武器就隻有弓和弩。

俗話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在兩軍對壘中,能否占據先機,獲得壓倒性優勢的關鍵,就在於弓和弩的威力。

在弓和弩中, 弓的使用雖然更快捷,但對使用者的要求卻極高,而弩卻具備對使用者要求低、射程更遠的優勢,因此,自古以來,一直到明朝火器被大規模利用之前,弩都屬於冷兵器中的管製武器,非允許民間不得使用。

如《唐律疏議》中就記載關於製造和持有弩箭的刑罰:「矛矟者,各徒一年半……弩一張,加二等,甲一領,及弩三張,流二千裡,甲三張,及弩五張,絞。私造者,加一等……私有甲弩,未全成者,杖一百……」

這也正是鄭經向德王爺提要求,要求名正言順地擁有私兵的原因。

本質的原因就在於,他想名正言順地用弩!

說起來,在熱兵器出現之前,弩還真是一樣很了不得的武器,其威力,還真未必輸給最初始的火藥槍太多太多。

這麼說會不會誇張了一點?

還真沒誇張。

據史書記載,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弩就已經出現了,隻不過那時的弩威力還比較小,拉力才一百五六十斤左右,所以射程僅有五六十米,也因此有了「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的說法。

可是到了西漢,弩的射程和威力都不足的狀況就已經大幅度改變。

弩的射程和威力,關鍵因素取決於上弦的力量大小,為解決這一問題,西漢不僅發明了用雙臂拉開的「擘張弩」和用腳踏的「蹶張弩」,還發明了用劃船器般上弦的「月要引弩」。

月要引弩的射程誇張到了何種程度?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玄學小祖宗的馬甲捂不住了 時先生一婚到底 真酒如何成為警視廳之光[柯南] 聯盟:我的輔助賊正經 快穿就是不炮灰 名宅故夢 穿成農家福寶小甜妻 農家小神棍 席卷天下 阪本十級學者的柯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