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國運賭局〔一〕(2 / 2)

加入書籤

為了製衡勢力比較大的陸軍部,明治又將陸軍的參謀部獨立出來,之後又以陸軍參謀部為基礎,組建了完全歸屬明治中央政府的參謀部。這樣的調整,讓明治對於陸軍部的管理更加有效。

因為這一切都無需民選。所以執行起來更加有效和可靠。

一眾參謀部人員向明治行禮後,參謀長西鄉立刻講述起來,「天皇陛下。再過半個月,我軍兩艘戰列艦就要抵達東京。臣以為,還是不要讓兩艘戰列艦入港,而是讓海軍的三艘戰列艦出海與他們匯合……」

靜靜聽著建議,明治心中翻騰著。世間的事情真是變幻莫測,在推翻德川幕府之前,日本幾十年中一直有個期待,就是擺脫大周的控製,成為一個完全獨立的日本。

自打大明建立以來,日本就受到大明的強烈影響。譬如所謂的倭寇,很多就是大明的海賊跑來日本組建起來的。大明末年的鄭成功父親鄭芝龍,在日本也是個人物。

大明時代對日本的影響與大周一比,完全不算事。大周從經濟上對日本的影響力無以復加。日本的金銀銅等貴金屬不斷流入大周,大周的商品在日本暢行無阻。之後大周甚至占領了蝦夷。使得日本人認為,隻有脫離大周的控製,才能有日本的明天。

推翻德川幕府之後,日本看著發生了巨大變化。然而真正變化的隻是日本的國策。

將近二十年的時間中,大日本帝國的那些工業,是延續自德川幕府的建設。大日本帝國的文化引入,源自德川幕府從大周那邊獲得的知識。

與德川幕府不同的是,當日本決定走自己的道路之時。才愕然發現,過去的兩百年中,並非隻有大周向日本銷售商品,日本本土其實有大量商品是以大周為目的地。

尤其是漆器、武士刀、屏風等產品,大周是日本最大和幾乎唯一的市場。大周甚至還會把很多木材運到日本加工成木料,廉價的日本勞動力通過許多看著沒賺到錢的買賣維持著生計。

當日本走上自己道路的時候,這一切貿易也隨之煙消雲散。

看似強大的歐美也的確與日本做生意,購買力卻遠不如大周。經過近二十年的折騰,日本國內有了一個共識。如果日本想擁有美好的明天,隻是脫離大周遠遠不夠。日本必須建立起屬於日本自己的勢力範圍,而不是龜縮在日本三島上。

日本國內激進派認為,這個勢力範圍必須包括朝鮮、夏怡州、琉球。如果日本能夠與歐美聯手擊敗大周,台灣與海南島也要歸日本所有。完全占領南海的歐美,還得允許日本與南海地區的貿易。

如此激進的觀點,便是在日本也不是絕對主流。明治本人雖然認同這樣的分析,卻不認為有這樣的機會。

然而機會卻來了。

大周正在與英國激戰,歐美各國對大周虎視眈眈。大日本帝國之前砸鍋賣鐵,擁有了三艘戰列艦。加上現在發行債券買到的兩艘。五艘戰列艦,已經有大周20%的海軍力量。

此時若是對朝鮮動手,正是千載難逢的良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求生之開局認詭作父 海賊:開局被路飛打上門 驚悚樂園之我是最善良的惡鬼 小蘿莉其實是超sss寄生體 諸天從陸小鳳開始 與你可期 人在米花當坊主 禦獸從怪獵開始 女總裁的絕世醫神 爺,王妃又開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