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不把這部電影投訴下架,都對不起那群可愛的人(1 / 2)

加入書籤

田鑫業搖著頭嘆道:「太呆板了,這麼呆板的戰術怎麼可能打贏,這是拍《蘭博》呢?

這麼關鍵的一個地方就放兩門炮?

沒有掩體,沒有壕溝,沒有搭建假橋迷惑對方,在周邊山頭設置對空觀察哨。

一個美軍飛行員擅自起飛攻擊然後竟然能拚掉一個高炮班加兩門高炮以及大批步兵,這比《蘭博》還誇張,簡直太扯澹了,就算再怎麼藝術處理也不能這麼誇張啊,這戰術簡直連一戰都不如,竟然能過審?」

陳景行老神在在的說道:「你以為主管部門有多少懂戰爭或者了解朝戰的人嗎?《李延年》過審是因為尊重歷史嗎?

這種重大獻禮項目,最後扇情到位,表麵看起來符合主旋律精神,不可能卡,又不像《八百啟示錄》是軍隊表現出異議,才拖了比較長的時間。

誒?記者采訪的時候,你沒說什麼不合適的話吧?」

田鑫業也參加了《金剛川》的首映禮,禮尚往來嘛。

「沒有,我又不是傻子,不過我也沒說什麼稱贊的話,可能看起來會有些敷衍。」田鑫業還是有些鬱悶難平。

要是換拍攝《李延年》之前,他可能也不會對《金剛川》有這麼大的意見,看出這麼多的槽點。

文藝工作者對於影視作品的藝術架構通常是比較寬容的,而且也很容易把自己的藝術表達放在其他東西之前。

不過拍《李延年》的時候,按照陳景行的要求,田鑫業和劇組是真的細細走訪了包括李延年在內的老兵,畢竟是帶有人物傳記色彩的作品,陳景行的要求大家也都能理解。

而且還請了當年的老兵做顧問,在武器、戰術、部隊內部組織架構,決策流程和官兵生活等細節上都做了比較費力氣的盡可能的還原。

還翻閱了不少文獻記錄。

所謂久病成醫,田鑫業經歷了這麼一遭自身也幾乎成了半個朝戰專家。

很多事情就是這樣,隻有當你真的對一件事情了解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對胡編亂造的容忍度就會大大下降。

「而且按照我軍在抗戰前的傳統,過河的先鋒隊往往都會搶先占領優勢地區甚至突擊到很遠去偵查和阻敵。

結果電影裡先過河的人完全沒有起到偵查的作用,工事是完全沒有一點應對防空的準備,就呆在地麵上挨炸,要知道坑道工事可是我們的拿手絕活,上甘嶺這招可幫了大忙的。」

田鑫業直到現在也仍舊覺得自己如鯁在喉,如芒刺背,在籌備拍攝《李延年》的時候,他也是查了不少朝戰資料的,對很多經典戰役不說有深入的研究,也有一些粗淺的了解。

陳景行笑道:「你現在還真有些軍史專家的範啊。」

「就算不是專家,這種改編也太不可容忍了,就算是藝術創作也得稍微尊重一下歷史吧,這電影簡直除了背景是朝戰,其他的戰術、戰略、紀律還有美軍那個開無雙的飛行員簡直就離譜,軍隊的戰術和風格你總得稍微還原一下吧。

這軍隊除了喀秋莎火箭炮和一些武器簡直比一戰還原始,比他之前的《八百啟示錄》裡麵的k軍隊還要無組織無紀律無戰術素養一些,當然美軍也有夠無組織無紀律的了,還真是棋逢對手了。

神奇的是這種無組織無紀律的軍隊還挺玄幻,又是搭建人橋又是開無雙的,割裂感太重了。

我聽管導還在台上說為了《金剛川》查閱了不少資料,我當時都有種沖動上去假扮成記者問一下他查閱的什麼資料。」

麵對田鑫業的吐槽辦公室內還有人有些難以置信:「真有這麼誇張?這可是京影這兩年最大的最重視的項目,兩部電影投資都超過10億了,壓上家底了都,能這麼拉胯?」

發問者是夢工廠的營銷宣傳部門總監鄭紅。

「我一點不誇張。」

鄭紅打了個響指:「要真是這樣,那可是天賜良機啊。」

陳景行搖了搖頭:「田導他是拍過《李延年》,所以會有這樣的觀影視角,其實沒那麼誇張,這部電影特效和大場麵是不差的,就算有些過度扇情但對票房而言未必是缺點。

對於普通觀眾而言,如果說看了《八百啟示錄》沒有什麼特別的反感,那麼對於《金剛川》其實也不會有多麼大的意見。

不過這確實是我們的機會。」

他手指敲著桌子:「因為有《李延年》。

《李延年》的觀影人次已經超過五千萬了,影響力也很大,起碼看過《李延年》的觀眾對朝戰電影會有更深的理解,《金剛川》的槽點也會很容易被發現。

再加上明天電影頻道會播映《李延年》,這是這部電影的電視首播,收視率不會低,再加上也會同時上線流媒體,對輿論的引導和操作還是大有可為的。」

本位麵的《李延年》不是電視劇,而是電影,不僅是年度票房黑馬,觀影觀眾數量也更多,名氣也更大,電影戰鬥場麵也更大。

前世位麵的作為電視劇《功勛》其中一個單元的《能文能武李延年》雖說收視率不低,看過的人次不比此世的《李延年》少,但收視群體年齡是偏大的,並非主要的電影觀眾群體和網絡活躍的發聲群體。

在年輕人中,在網絡上雖然也有不少熱度,但觀看人次其實並不多。

而且此世,《李延年》還是在《金剛川》前上映的,甚至相當於背靠背上映了,輿論關注度並沒有徹底消退。

這種天時地利人和,足夠引發一波拉踩和負麵營銷了。

鄭紅若有所思道:「怪不得《李延年》延期了一個月還沒下映,老板你就迫不及待的把版權賣給企鵝視頻和幻世網等視頻網站,還要求十一緊接著電影頻道的首播後全網上線,你早就想對付京影了?」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他們這狗改不了吃屎的習性也怨不得我啊,要是《金剛川》真的過硬,我就是布置再周全也掀不起風浪。」

陳景行冷笑道:「我雖然不是小心眼,但也不大,搶了我的國慶檔,少說也會讓我損失幾億的票房,我不扳回來這一局,還真當我是軟柿子呢。」

管琥的《奇襲白虎團》也殺青了,雖說時間緊迫,但作為投資超過5億的重大獻禮項目,主管部門也是一路開了綠燈,登陸春節檔是沒什麼問題的。

有意思的是,在本位麵,《金剛川》有了充裕的製作時間,反而《奇襲白虎團》成了緊張的趕拍電影。

《奇襲白虎團》相當於是《金剛川》的續集,兩部電影一起撐起了金城戰役。

京影也正是憑借著《奇襲白虎團》這個項目加重的砝碼,才讓陳景行的《一九五一》上部從國慶檔出局。

雖說《一九五一》的投資規模遠遜《金剛川》,其實從商業元素的角度看,也比不過《金剛川》,至少是大場麵比不上,真要公平來說,在主管部門眼中《一九五一》競爭不過《金剛川》再自然不過。

可陳景行這導演名氣放在這呢,自從《地心引力》之後,他的電影基本就是泰坦巨獸,不說橫沖直撞吧,至少還沒有電影能讓他被動的擠出局,讓出檔期。

這口氣要說他不在乎當然是不可能的。

而且管琥從去年的《八百啟示錄》開始,越來越有一線商業大導的聲勢了,尤其是在獻禮戰爭片上,甚至勢頭還隱約超過了陳景行,《一九五一》在網絡聲量上還真沒《金剛川》高。

是可忍孰不可忍。

自然是要把《奇襲白虎團》懟出春節檔,然後讓自己的《一九五一》下部進去而後快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惡毒女配是個嬌氣包 在高危世界當影後 快穿後我爆紅娛樂圈 孽徒你以下犯上 (綜)岸芷汀蘭 在替身文學裡成了萬人迷 永和宮曲[清穿] 全球進化:身兼四職,我無敵了 仙途逆行 我和道君進化了全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