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1 / 2)

加入書籤

永平三年九月,重陽才過,盛大的秋獵便在京郊的金丘獵場舉辦,為期五日。

金丘在京城往北百餘裡處,西邊峰巒疊嶂,是尋仙問道之所,東邊則水草豐美,密林圍著中間一灣月牙般的湖泊,是射獵佳處。這獵場建起來已有近百年,每逢秋收後朝政無甚大事,帝王便會攜宗親重臣駕臨此處,狩獵之外練兵演武,宴請群臣,頗為隆重。

早年大魏偃武修文,常受東襄欺壓,隨後受天災人禍國力漸弱,軍中積弊也甚多。以至於東襄騎兵南下時,北庭雖能死命拒守,泰州卻是節節潰敗,任由賊兵踐踏百姓,軍中將士卻無力抵抗,甚至連援軍調撥都格外遲緩。

玄素登基之後,在軍政上格外用心,頗多革新之處,對於此次秋獵也頗重視,帶了不少人過來。

清晨天蒙蒙亮時,各處營帳中尚且安謐,巡邏的軍士腳步極輕,踩在青草地上沒半點聲息。

常荀自射獵奪魁的夢中醒來,眯著眼縫瞧見頭頂的帳篷,恍然以為是在外行軍,伸手去握枕邊的刀。手指觸及刀柄才恍然驚覺,他自閉著眼笑了笑,隨口道:「如鬆,該起了。」叫了兩聲沒聽見動靜,睜眼瞧過去,卻見對側的如鬆早已不知蹤影,鋪蓋整整齊齊的疊起來,那把玄素贈的佩刀也不在。

這顯然是已經起身練武去了,常荀稍稍汗顏——未能察覺十歲孩子起身時的動靜,他確實比從前遲鈍了些。

不過如鬆這心性,卻叫人欣慰。

當初崔家因附逆被查,如鬆因為年幼幸免於難,未被發配流放。等到玄素登基時大赦天下,崔家旁人的謀逆之罪雖不在赦免之列,如鬆卻因年紀尚幼,又有皇帝親自赦免,得了自由。隻是皇宮中規矩嚴苛,便由常荀出麵,將如鬆帶到惠定侯府撫養,名義上是他的義子,實則由玄素格外照拂,尋了名師教導,十分用心。

如鬆幼時遭受坎坷,又親眼目睹府中被抄,心性自與旁的孩童不同。

十歲的孩子,身量還未長高多少,用功卻極刻苦——

大約是聽玄素講的種種沙場征戰故事後心向往之,又知道父親崔忱當年曾戰死沙場,他年紀雖幼,卻有戍邊驅敵的誌向。除了跟從名儒讀書習字,他還拜了北衙禁軍的大將軍竇玄為師,每三日就要去竇府習藝,風雨無阻,清晨則在天未亮時起身習武,如今正是靈活聰慧的年紀,進益飛快。比起同齡的男孩子,如鬆用功更苦,才學身手也更突出,這回常荀特地帶他過來,也是讓他開開眼界的意思。

帳外還是靜悄悄的,凝神細聽,卻還是可以聽到腳步踏過青草地,衣衫獵獵的聲音。

常荀穿好衣衫,隨手取了佩刀走出帳篷。

清晨的金丘獵場被籠罩在朦朧霧氣中,遠近帳篷盡皆安靜,如鬆的身影恣意騰挪,瞧那架勢儼然便是個小竇玄,卻比竇玄更靈活。見著常荀,如鬆叫了聲義父,身勢稍頓,瞧著竟像個靈猴。

常荀一笑,棄了佩刀在旁,隨手取過如鬆昨日削了玩的木劍,「看招!」

他的身手在京城是排得上號的,要對戰十歲的孩子,自是輕而易舉。可常荀有意練如鬆的反應,木劍繞在如鬆身周,半點不離。如鬆也不肯認輸,使勁渾身解數,在他劍下求存,不時還能反手一攻,迫得常荀收劍回守。兩人練了半天,天色漸亮,周遭帳篷中也陸續有了動靜,常荀這才露出歇戰的意思,木劍脫手飛出,釘在帳篷之側,伸手抓向如鬆肩膀。

這是他常用的伎倆,前日清晨時如鬆還難以閃避,被他擒住,帶回去洗漱。今日如鬆似也沒想到破解的招數,身形微滯,不知該避向何處,待常荀即將捉來時,卻矮身向後仰倒,右手彎刀襲向常荀月要間,左手按地借力,雙腳同時用力,借著草地濕滑,斜滾向側麵,翻身立起。

常荀招式已老,想要變招已然不及,被迫回守,硬生生叫個十歲的孩子給逃了。

這時機拿捏得叫常荀大為驚喜,更感意外,當即道:「好聰明!你自己想的?」

如鬆將彎刀歸入鞘中,抬袖擦了額頭汗珠,看向常荀時,笑得頗為得意,「是皇上教我的。說要誘敵深入,再突施奇襲,險中求勝。他還說,當年皇後娘娘用這招打敗了很凶悍很厲害的土匪,很管用的!」

常荀聞言而笑。

當年圍剿匪首周綱後,馮遠道曾在閒聊時提過阿殷當時的招數,令常荀聞之驚艷,對阿殷刮目相看。

卻未料指揮兵馬的皇上至今記得這細節,還教給了如鬆。

舊事令人懷念,今朝更值得期待,常荀揉了揉如鬆的腦袋,「走吧,擦了汗,今兒還要圍獵。」

如鬆跟著他入帳洗漱,又道:「義父,遠處那座很高的山峰,是不是姑姑住的地方?」

「嗯,玄越觀,就在三十裡外。」

「狩獵完了,咱們去看姑姑好不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大唐:讓你監國,竟成了千古一帝 重生1996從過目不忘開始 護花梟龍 我在大荒開盲盒 簽到百年,我已成為魔道巨擘 師兄,你的名門正派包袱掉了 海賊之虛空王座 糙漢的神醫小嬌妻是朵黑蓮花 文娛從救出被卡天後出道 從海賊開始打穿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