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剛剛開始的合縱與抵禦合縱 風雲又起(1 / 2)

加入書籤

隨手救下幾個人對吳駒來說不過是一個小插曲,他是一名醫者,救人對他來說再正常不過。

此後的數天時間,呂不韋坐鎮函穀關,與眾將一同發動了數次戰役。

但無一例外,都沒能取得可觀的戰果。

這在秦國預料之中。

能擔任縱約長的,基本都是當世數一數二的人,孫隱自然也不例外。

合縱如果真的那麼好抵擋,那合縱連橫和縱橫家也就不會享有如此聲譽了。

……

「韓國與我秦國乃是姻親,韓王然曾經入秦覲見我秦國的昭襄王,如今卻公然參與合縱,與孫隱謀秦,難道韓國皆是背信棄義之人嗎?!」

秦軍兵臨城下,率領這隻軍隊的蒙武向著城上大喊道。

「秦國既知道與韓國乃是姻親,當初又為何令蒙驁攻韓,更何況主持合縱者乃是周王,吾等擁立周王室有何不可?反倒秦國才是不忠者吧!」城牆上的韓國將領高聲回答道。

蒙武下意識略過這段話,繼續說道:「若韓國回心轉意,退出合縱聯盟,我秦國可以以韓王然定立盟約,此後再不犯韓,亦對合縱一事既往不咎!」

「癡心妄想!」那韓國將領毫不猶豫的答道。

他們當然不可能退出合縱。

因為這次合縱,韓國乃是主力軍。

年初的時候蒙驁攻秦,屬實是把韓國打怕了,合縱盟約之所以能這麼順利的簽訂,少不了韓國在背後奮力推波助瀾,現在好不容易有倒戈一擊的機會,韓國又怎麼可能會放棄?

吳駒站在戰場最後方,被魁首近衛擁護在中央。

看著蒙武和對麵的韓國將領扯犢子,屬實是把他聽無語了。

七國之間的事情壓根就是一筆爛賬,說不出誰對誰錯,但大義滅親、不忠不義、朝令夕改之類的戲碼絕對不少。

其中許多情節剪不斷理還亂,又狗血又毀三觀。

這是吳駒抵達函穀關的第二天,蒙武率領著三萬秦軍攻打三川郡的一座城池。

對麵的韓國將領吳駒不知道叫什麼名字,反正孫隱是沒有親臨。

自從數天前從秦國從三川郡撤軍的時候,孫隱親自帶兵截擊蒙武之後,這位兵家少主就沒有領過兵,而是下達了一個命令。

守!

就是要跟秦國拖延時間。

這次的合縱很倉促,其中又有諸多阻力。

目前為止孫隱可以調動的就隻有韓魏大軍,燕趙楚三國的軍隊還在路上,當然是不是真的在路上隻有他們自己清楚。

韓國、魏國。

這兩個國家可以說是七國之中目前戰力最弱的。

韓國不用說,懂得都懂,在七國之中本就不是強國。

魏國,也不用說,雖然他們擁有天下最強的四支軍隊之一的魏武卒,但現在的魏武卒早已不復當年「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餘則均解」的榮耀了,自從吳起當年被迫離開魏國後,魏武卒就一落千丈,名存實亡。

更何況韓國的韓桓惠王,也就是韓王然,還有魏國的魏安釐王,這兩位都不算是有雄才大略的明君,自然也不足以讓孫隱信任。

所以孫隱自從成為縱約長之後,就堅定了一個信念。

拖!

拖到燕趙楚三國大軍到來。

現在隻有韓魏兩國,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合縱還遠,普遍意義上的合縱都是五國聯軍,最少都有三國。

倒不是孫隱對合縱有多大的執念,而是像前麵說的,韓魏靠不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萬界傳說之最強王者 帶著崩玉浪盪火影 重生之都市仙尊(洛書) 重生之血族嬌妻又逃了 從港綜開始連通萬界 每一天都是世界末日 大齊駙馬:公主竟能聽到我心聲 鬥羅之重建武魂殿 平生不晚 從李元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