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荀子來信 談及《後詩》(1 / 2)

加入書籤

幾日後,吳駒結束了視察,回到洛陽。

洛陽還是如之前一樣,沒有從前那麼繁華,但醫家的努力也起了些作用,街道上的人煙多了些,隻是個個都戴上了由官府統一發放的口罩。

回到魏煥的府邸。

吳駒洗盡一身風塵,坐在桌案前,打開剛送到不久的幾封書信。

一封是蘇長老給的,信中說秦國的疫病在掌控之中,已經基本翻不出什麼大浪,並詢問吳駒韓魏的疫病情況如何,是否需要秦國分部這邊做些什麼。

還有一封,落款是……荀況?

荀子??

吳駒表情錯愕,將信件打開。

信中,荀子向吳駒問好,對吳駒指導和治愈秦韓魏三國疫病,挽狂瀾於既倒的行為表示了崇敬和贊揚,信中說道:

「閣下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吾欽佩不已,此乃知行合一,歷來聖賢以此規己,然閣下達也。」

荀子的信用詞嚴謹,字裡行間將儒家所崇尚的禮節發揮的淋漓盡致,使人看到之後,腦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現出一個銀發矍鑠,嚴肅正經的老者。

信的末尾,他言明了這封信的來意。

「吾欲修後詩,蓋詩經之續。」

儒家的許多先賢都曾經修訂、整理過《詩經》,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孔子對其的修訂,孔門七十二賢、三千弟子中有許多也參與了這一過程,早些年,荀子也曾對《詩經》進行修訂。

但荀子這番操作著實讓吳駒一驚,這位竟然想修詩經的續作!

荀子在信中說,之所以想修《後詩》,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是稷下學宮祭酒薑堪和許多著名學者都在倡導五言詩,所以最近一段時間五言詩佳作頻頻。

其二是因為吳駒,他開創了詞,同時受到了擅作詩者和作賦者的青睞,在七國之中引領了一場新風氣,詞如今已經成了氣候,是僅次於詩賦的第三大體裁。

《後詩》主要收錄的,便是五言詩和詞。

荀子覺得《詩經》中絕大多數都是四言詩,重新修訂,加入五言詩和詞的話不合適,於是便有了撰寫《後詩》的想法,這一想法也得到了儒家許多人的支持。

荀子給吳駒寫的這封信中,便是想要收錄吳駒的詩詞,包括《水調歌頭》、《將進酒》、《送友人》、《涼州詞》、《夜雨寄北》。

吳駒流傳在外的一共就這五首詩,荀子一首不落。

這也沒辦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萬界傳說之最強王者 帶著崩玉浪盪火影 重生之都市仙尊(洛書) 重生之血族嬌妻又逃了 從港綜開始連通萬界 每一天都是世界末日 大齊駙馬:公主竟能聽到我心聲 鬥羅之重建武魂殿 平生不晚 從李元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