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天劫(1 / 2)

加入書籤

在張之維的乾預之下,原本應該在 1944 年就結義的三十六賊,直到現在都還沒有相遇。張之維心裡很清楚,僅僅依靠他的乾預,並不能真正地阻止無根生的行動。但是,值得慶幸的是,張懷義、田晉中以及三一門並沒有遭受災難,這也算是一種安慰吧。至於其他的事情,也隻能順其自然了。畢竟,他已經對時間線產生了影響,如果再過度乾預,恐怕會引發更多無法預料的後果。所以,張之維決定暫時放下心中的擔憂和顧慮,讓一切按照既定的軌跡發展下去。他相信,無論未來會發生什麼,他們都會有足夠的能力去應對和解決。而他現在所能做的,就是默默地觀察著這一切。

在張之維的眼中,世間眾人所稱謂的那所謂八奇技,其實也不過就是在洞悉了炁之本質以後,再依據每個人自身所修煉的不同術法,將炁的作用給發揮到極致而已。但無論如何去看待這些東西,它們終究還是屬於外道,已然背離了修行的本真所在。也正因為如此,這麼些年來,張之維始終都在不遺餘力地向左若童以及張懷義二人指引著真正的修行之路。

異人練炁,自稱修道,何為道,道世間萬物的自然規律和運行法則。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便是指道創造世界的過程。求道然後得道,得道者便是完全了解世界的構造和運作,時間、空間、靈魂、肉體都沒有拘束,無往不利,自然得道成仙。

破解炁的所有秘密,就能了解世界存在和運行的規律,能完美運行炁達到操縱死物、創造物質、賦予生命、讀取和修改思維記憶、改變空間甚至時間的效果。

這些言論在張之維聽來簡直就是荒謬至極、胡言亂語。他認為所謂的修行,關鍵在於修身養性。天道慈悲,生萬物以養人;天道至公,以萬物為芻狗。炁乃萬物本源,真元之氣。道從虛無生一炁,又從一炁產陰陽,陰陽再合生三體,三體重生萬物昌。所以說,炁是先天就存在的,隻有通過不斷地感悟和理解,進而修身、立命、立德,才能領悟到大道。

所謂的取亂之道簡直就是南轅北轍,完全背離了事物發展的本質規律。道法自然,不以人力所累,他們竟然妄圖利用先天一炁來實現自已的目的,而不是去探索和理解。在張之維看來,這些取亂之人不過是一群誤入歧途的修行者罷了,因此前世他並沒有過多地關注他們。然而,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正是這些走入邪道的人,給整個異人界帶來了如此巨大的災難和禍端。

就在張之維閉關沉思的時候,張靜清走了過來,沉聲道:「之維,為師昨夜心有所感,便起了一卦,似乎在你身上看到些不一樣的東西,你可有什麼想要與為師說的?」

張之維緩緩睜眼,看著眼前的張靜清,嘆了口氣,他自知以師父的修為早晚會看出來的,所有也並未打算隱瞞,開口道:「師父,您察覺到什麼了?」

張靜清坐在蒲團上與張之維對立而坐道:「從你第一次下山我便有所察覺,你平日裡對旁的事從不上心,但卻對三一門尤其是左若童有些上心的過頭了,都不惜刨根結怨,與你無為的修行準則不符。說說吧,為師也想聽一聽。」

張之維深吸口氣道:「師父,我是從未來魂穿回來的。」

張靜清似乎並不驚訝,緩緩道:「你可知此乃逆天而行,日後必有天劫落下,你可承受得起嗎?」

張之維緩緩地吐出一口濁氣,他的聲音充滿了悲痛和悔恨,仿佛承載著無盡的哀傷與無奈。

「師父,晉中師弟修為被廢,四肢盡毀,淪為廢人。懷義遭天下人追殺,至死都未能與您再見一麵。身為大師兄,我無法護師弟周全,此為一恨;身為弟子,我未能完成您的遺願,此為二恨;身為龍虎山門人,我未能保住龍虎山聲譽,此為三恨。弟子深知一切皆因無根生而起,悲憤之下,唯有以雷法打散三魂七魄,回到過去,隻為將前世遺憾盡數彌補。即便天劫加身,也在所不惜。」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男變女的我,戰力最強 鬥羅大陸之坦克 末世刁民 我永遠都不會和你說再見 穿書第一定律怎麼沒用了 血月降臨,我製霸詭怪世界! 趕山:珍稀動物把我家當後花園了 水滸:重生鄧龍 輪回中的漆黑意識 電械蒸汽,這個世界科技樹有點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