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答不答應 載譽而歸(中)(1 / 2)

加入書籤

土謝圖汗大帳外。

「你父汗真答應我三個條件了?」

張天昭望著站在麵前的諾敏。他臉上的表情,就好像寫著無數個不相信——黃金家族的子孫們,什麼時候,變得那麼好說話的?

他愕然地問諾敏說:「三個條件,一點都不變?」

「怎麼可能不變?期限變了,」諾敏剛從大帳中出來,也是滿頭霧水。他把張天昭交給袞布的那張紙,又重新塞給張天昭說,「我也不清楚,具體的情況,你自己看。」

他剛才也在大帳外陪張天昭聊天,對大帳內的情況一竅不通。隻是在袞布作出最終決定後,才被喚進去傳訊的。

張天昭接過紙張一看,看到上麵的條件,修改了時間。把期限從99年,一律修改為30年。每年北上流民的數量,也被限製在三萬人以內。這才暗暗鬆了一口氣。

可同時,他在心中,也為自己冒險的成功,捏了一把汗。

其實,張天昭之所以敢向袞布提出那三個在別人看起來,是異想天開,極為荒唐的條件。那是因為,張天昭拿捏到了土謝圖汗部的死穴——對人口的極度貪婪。

從後世的歷史書中,張天昭隱約地記得。大約是在康熙元年(1662年),劄薩克圖汗部發生了嚴重的內亂,異致大量的人口跑到了土圖汗部去避難。

等到劄薩克圖汗部的內亂平息,劄薩克圖汗成袞派人找到土謝圖汗察琿,向他討回當年跑到土謝圖汗部人避難的人口牲畜。

礙於臉麵,土謝圖汗答應歸還人口。可實際上,他隻是口頭答應,沒有實際上的行動。害得劄薩克圖汗白白歡喜一場。

等了好幾年,劄薩克圖汗依舊沒看見自己的人口牲畜被送回來,就向康熙皇帝上書,請求清廷出麵,幫助解決這個問題。

作為喀爾喀蒙古的共主,康熙皇帝親自下旨,讓土謝圖汗部交還劄薩克圖汗部的人口牲畜。

土謝圖汗收到康熙的聖旨後,同樣是口頭接受,行動照舊——依舊不歸還。

直到1684年,在康熙皇帝派出的重臣之前,劄薩克圖汗與土謝圖汗,才在佛像前發誓:歸還人口,重歸於好。成功地解決了避難牧民問題。

當然,現在,離上麵所說的,在真實歷史上發生過的事情,還有很多年。

可張天昭也從中找到了土謝圖汗部的七寸,那就是,土謝圖汗對人口的貪得無厭。

試想想吧,鄰居家有數千部民因為戰亂,跑過邊界來避難。土謝圖汗就敢拉下麵子,扣住不還。

那麼,當他知道,他的部族,今年會因為痘疾,而掉死的三萬八千多人時,他會是什麼感想?

如果,在那個時候,有人對他說,隻要答應三個小條件,就有辦法讓他三萬多部民不會死。你說,在這種情況下,土謝圖汗會拒絕嗎?

張天昭賭他不會拒絕。畢竟,這三萬八千多人口,是他力量的三分之一。

沒有了三分之一的力量,說不定,等到明年開春時,在土謝圖汗部的東方,就會多出一個與他勢均力敵的車臣汗部!

這絕對不是土謝圖汗袞布所願意看到的事情!

也是張天昭敢向他提出三個條件最重要的原因。

果然,張天昭賭對了,土謝圖汗袞布,真的怕死掉三萬八千多人口,選擇同意他的條件。

不過,黃金家族的人,歷史上就是花花腸子特別多,又特別善變。張天昭得想個辦法,讓他們想變卦的時候,心裡得掂量掂量。

是什麼辦法,能讓土謝圖汗他們在想變卦的時候,心生畏懼呢?

張天昭想了一會兒,忽然笑嘻嘻地對諾敏說:「阿哈,還要麻煩你進去跟土謝圖汗說,咱們為了以後別扯皮,這三個條件,要抄在白紙黑字上,一式兩份地形成條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這是地球,萬族禁地 他與冠軍我都要 鬥羅之我能召喚八百封號鬥羅 屏風之後 一代女仙 歸元求生記 穿書後我撿了個反派小可憐 願與瑟瑟共白頭 勇者大可不必 穿成了龍傲天男主的召喚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