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秋種(1 / 2)

加入書籤

第二天大爺爺去區裡的時候,順道給通知了一下專員。下午的時候騎著自行車的專員,帶著他那個秘書到了楊家村。正在打穀場上陪自己妹妹玩的楊東旭被較近了屋子裡。

「老師這個」楊東旭進屋的時候陳為民剛好放下手裡的紙,麵色有些凝重的看向自己的老師。

「他寫的,有什麼事情你問他?」周義仁指了指剛進來的楊東旭說道。

這讓麵色有些凝重的陳為民一臉的愕然,轉頭看向楊東旭這個小屁孩。

「一些老農說的話,要比你們一些長篇大論的書上經驗有用的多,況且有誌不在年高。」看著自己學生的樣子,周義仁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於是開口說道。

「老師,他這個」陳為民臉上露出苦笑,想要說些什麼發現自己老師的神情不像是開玩笑,而且手裡紙上的字跡也不是自己老師的,看上去的確有點稚嫩向孩子寫的,他不禁認真打量起楊東旭來。

對於自己這個小師弟陳為民也很喜歡,聰明伶俐不說看上去也很懂事。可這個年齡牽扯到五裡鎮這個有著五萬人口的鄉鎮,他總感覺有些不靠譜。

「能簡單說下你這篇文章嗎?」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陳為民還是選擇相信一下自己的老師對楊東旭說道。

不過顯然不是選擇完全相信,這個問題顯然也算是個考題,如果楊東旭連紙上寫的什麼東西都說不清楚,那就沒必要再問了。

看了一眼自己老師的樣子,楊東旭知道自己今天是躲不過去了,於是在自己的小凳子上坐下。

「物質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簡單的來說就是你手裡有東西,有商品然後你才能出售,或者和其他人兌換你想要的東西。

農村的物質基礎是糧食,隻有提高糧食的產量,才能吃飽飯,吃飽之後剩餘的糧食可以餵豬,養雞等等,這樣等豬和雞長大了可以當做商品出售成金錢,購買其他自己需要的東西」

文章裡麵楊東旭說的很籠統,但很有針對性。他沒有去談什麼放開交易市場,如何促進和方麵農民相互交易,而是提出如何豐富農民的基礎物質。

糧食是農民最基礎的東西,隻有糧食足夠了,肚子吃飽了。農民才會想獲得更多的東西豐富一下自己物質生活,等物質生活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後,開始追求精神生活。

所以促進經濟發展首先要做的是讓農民吃飽肚子,等吃飽了你不去促進,農民也會自發的形成一個市場。楊東旭的整篇文章頗有潤雨細無聲的感覺。

而且提出的辦法,以及要做的事情都不激進。因為無論是放到前幾年的集體勞動,還是現在分包到戶,提高糧食產量一直都是政策之一。

楊東旭整篇文章的目的雖然是放開經濟,允許被這個時代的人稱作資本主義尾巴的商人出現,可操作辦法卻拐了一個彎,讓人找不出絲毫的毛病來。

「老師,這個這個實在是」聽完楊東旭把文章中所有內容都逐一分析和講解,陳為民看楊東旭的目光好像看一個怪物一樣。

要不是他知道自己老師的為人,還以為這些東西是自己老師提前讓楊東旭背好的的。一個不到七歲的孩子,擁有如此成熟的思想和才能,實在是,實在是

「覺得有用的話,你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執行,其他的話就不要多說了。」周義仁擺了擺手。看向楊東旭的目光帶著微笑,顯然對自己學生今天的表現很是滿意。

「有用,實在是太有用了,不單單是在五裡鎮,就算放在整個地區都可以推行,提高糧食產量是每年,不、每天都要喊的口號,我能把這個口號給落實了,不但不會有事情,上級還要給我記功。」陳為民有些激動的說道。

陳為民匆匆的來到楊家村,坐了不到兩個小時又匆匆的離開。

第二天整個地區都動了起來開始執行一個計劃——尋找化肥。

化肥是這個年代稀缺的東西,也是種植莊稼的利器有了它,糧食不想高產都不行。但如何獲得化肥是個問題。

光出去買顯然不行,因此周義仁給出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辦法,化肥製作並不復雜,也不需要太高的技術,所以把機械弄回來開個化肥廠絕對是雙贏的好局麵,陳為民也深以為然。

等到秋天開始播種麥子的時候,化肥廠有沒有成立楊東旭不知道,五裡針拉回來好幾大汽車的化肥楊東旭是清楚的,因為楊家村的人也去領化肥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我在穿書召喚外掛 我的父親叫滅霸 重啟九七 我可能有點強 豪門朋友圈 不滅戰神 寒門仙貴 無限恐怖 亡靈法師與超級墓園 超級副本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