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無名道觀(1 / 2)

加入書籤

自從道觀建成之後,王明玉就一篇篇的開始研究,佛、儒、道三家的經典。

隨著王明玉的不斷研讀,他徹底得迷戀上了經典,他仿佛來到了古代先賢們的時期,親眼看到了華夏五千年來的思想家們隔空論道一般。

逐漸的王明玉忘記了自己的目的。忘記了自己隻是想治病而已。他現在達到了真正癡迷的狀態,已經被佛、儒、道三家的先賢們的智慧徹底征服。

從一開始的照本誦讀,到慢慢的記憶經典中的內容,最後甚至能在理解三家經典的同時,還能產生自己的見解。

而且王明玉還通過精研三家經典,發現了華夏文化思想的傳承線。他總結了一下,認為現在的華夏國人已經被物欲蒙蔽的雙眼,沒有了自己的精神追求。

華夏大地自周朝末期開始,禮樂崩壞,天下間群雄並起,各諸侯國之間為了利益彼此征戰,殺的是血流成河。

當時的華夏智者們進入了一個非常痛苦的時期。在那個時間段裡,華夏文人丟掉了方向,找不到做人的準則,隻能如行屍走肉般的活著。

好在春秋戰國時期,華夏思想界的先賢們開啟了一個論道時代,這個時候華夏的眾先賢們開創了自己的學派,華夏大地上出現了百家爭鳴的景象。

同時也在同一時期道家、儒家的思想也開始萌芽,開始逐漸的影響著國人的思想。

漢武帝時期,當時最偉大的政治家(漢武帝—劉徹)和當時的偉大的思想家(董仲舒),兩個人強強聯手。興起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浪潮。這樣一來徹底確定了華夏民族文化、思想、精神的傳統。給了華夏文人一個努力奮鬥的方向,就是兼濟天下。

可是好景不長,隨著時間的推移,來到了漢末三國時期,當時的社會禮教得不到很好的遵守,華夏再一次禮樂崩壞。華夏的文人們又迷茫了,再次的失去了方向。而有一些文人智者這時候不得不重新研究起了道家的思想,開始尋求自身的大自在。

道家也在魏晉時期,徹底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可是道家思想隻求自身的解脫,不能兼濟他人。再加上當時五胡亂華,華夏掀起了衣冠南渡的浪潮。

眼看中國文化傳承就要瀕臨滅亡之際。這時候來自天竺的佛學進入了華夏,這讓華夏的文人們再一次看到了希望。於是一些華夏的先賢們,開啟長達百十年的翻譯佛經的過程。通過對佛經的翻譯中國智者,從中轉化吸收變成了中國自己的東西—禪宗。

直到唐朝時期,華夏的先賢們終於把佛經全部翻譯成了漢語。這標誌著佛學思想徹底的在華夏紮下了根,成為了華夏的一種學說。佛家也在這一時期發揚光大。

可是隨著唐朝的滅亡,華夏很快就進入了南北朝的時代,彼時各國交戰,又殺的個血流成河,華夏的文化傳承再一次遇到了滅亡的危急。

來到兩宋時期,儒家的理學思想開始大方異彩。但是由於思想走去極端,儒學開始變的有些畸形,出現了一絲偏執。所以兩宋時期才會出現了很多諸如三從四德,女人裹腳的陋習。

等到蒙古鐵騎進入中原之後,就更加嚴重了,在這長達百年的時間裡。生活在華夏土地上的人們,遭到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華夏的思想脈絡也在這裡徹底的斷層。

朱明朝時期,國政開明。從而出現了一大批華夏思想界的大佬,他們逐漸的找回了儒學思想的脈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王陽明,他發展出了新儒學——心學的脈絡。可惜心學並未在華夏大地大放異彩。

由於滿清的入關導致陽明心學徹底結束。其主要原因就是滿清入關以後實行的是軍事治國,去除了宰相製,成立軍機處。這樣一來就徹底的斷絕了,華夏文人報國的路徑,他們再也不能達則兼濟天下了,隻能做一個唯唯諾諾的奴才。

而華夏近代一來更是悲慘,受到來自西方世界思想的侵襲。直到現代也沒有重新形成新的思想脈絡,甚至還出現了很多崇洋媚外的假國人。可謂是可悲可嘆!!!

王明玉想到這裡,感覺自己仿佛傲遊在了時間的長河之中。

他現在通過學習佛、儒、道三家的典籍,要說他最認同的還是陽明心學的觀點。

王陽明曾說:「華夏之民,無論何人一定要做收拾精神,自作主張的大英雄。」他主張的:知行合一,格物致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九洲夙雲紀 這個醫生不缺錢 從寵物小蜘蛛開始進化 談戀愛不如學習(係統) 洪荒之靈玄路 紅妝盡染 穿書後我成了四個反派的惡毒後娘 農家小福女有空間 快樂的守活寡的日子 大佬親閨女成了豪門團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