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後勤部(1 / 2)

加入書籤

路上,這位李大團長很熱心啊。

「兩位小同誌,都是後勤部的吧,那可不是什麼好地方啊,你們後勤部那個楊部長可不是個好人啊,上次我就多拿了幾箱手榴彈,張部長追了我三個月,嚴重影響我新一團的作戰行動啊。」

「李雲龍!你擱哪胡咧咧什麼呢?在說,我讓你去被服廠。」旅長這個時候走過來讓李大團長去一邊去。

路上,冷靜秋和葉凡也是了解到了三八六旅的一些情況,原本的後勤部原來張部長胃部出現了問題,被送往延安治療了,現在旅部是由原來的組長楊修在管理,旅部的後勤本來就不大,說是部長,事實上在管理生活方麵的後勤。

聽到楊修這個詞,葉凡想到了以前的一個工友也叫楊修,不過他人應該不會出現在這裡吧。

彈藥?基本靠繳獲,武器,那隻能是去搶小日本和二狗子的。

軍服?想都不要想,隻能靠各部隊自行處理。

甚至就連糧食這方麵的問題也是很嚴重,部隊的士兵眼中營養不良,甚至還有一部分戰士患上了夜盲症,也就是缺鹽和碘了。

旅部現在能做的,也隻有土製手榴彈了,也就是「七人背」

據說黑龍江省民兵為相應號召,研究出了一個體積小、重量輕、機動靈活、方便實用,僅七個人就能操作的造彈神器「七人背「。

為什麼叫「七人背「?因為需要七個人密切配合,在形勢不緊張時務農乾活,緊張時背起來就能走,放下就能造地雷、手榴彈。據說能夠在不到半個小時時間就能造出一枚質量合格的手榴彈,可謂走到那裡都不必擔心彈藥缺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但這種製作技術實際上是在黃崖洞兵工廠時期就有的一種做法,這種七人的流動小隊製作出來的手榴彈對於敵後抗戰有著很大的貢獻。

經常七個人就能生產出遊擊隊所需要的武器,而且還是流動的,具有很強的機動性,可以跟隨部隊流動,在戰鬥中生產武器。

雖然簡陋,但正是這樣一隻簡陋的部隊,將一顆顆復仇的子彈射向侵略者。

曾有人說,那些明白了祖國必定戰敗的士兵在戰爭中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去戰鬥的?為什麼要戰鬥下去?

但當侵略者的鐵騎到了家門口,當國土淪喪之後,人民群眾的抵抗會一直存在的,而將這些鬆散的力量組織起來,團結起來,武裝起來,將是不可戰勝的力量。

從1840年到1949年,百年之間,前有列強多次用大炮和軍艦簽訂不平等條約,後有數十年軍閥混戰,讓西方對華產生了武器禁運和技術封鎖。

雖然在北伐成功之後,對華武器禁運解除,但以江浙滬買辦集團為主的光頭黨,卻在實實在在的進行買辦。如過將北洋時期的工業產值為100

到了抗戰時期,國內的工業總值甚至可能還不到40,大型兵工廠,還仍然是以漢陽,太原,奉天為主。甚至連一門大炮都生產不了。

畢竟大炮可謂是工業之花。

對於重工業,冶金,金屬,造鋼都有很強的要求,與其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去研究攻克這些,買辦們顯然是更加喜歡到國外買威力更大的火炮。

路上的行程是很危險的,太行山脈雖然是八路軍的勢力範圍,但不可能全部占據,各個部隊之間肯定是存在一定的距離,加之現在的日軍還是處於主動出擊階段。

在太平洋戰爭不爆發之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諸天位麵之門 大劍長青 聯盟:我,峽穀新任牧場主! 柯南之致光輝歲月 從天後演唱會開始的文娛之王 參加完葬禮後我成了大明星 寰宇星穹 洪荒之腿毛成聖 英雄無敵之我能三連合成 從蒼穹墜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