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商稅的好處(1 / 2)

加入書籤

商稅這東西,自古就有。

最早在戰國時就存在,之後雖然不斷發展,但因為各朝對土地稅的依賴程度極大,導致商稅並不算發達。

尤其是到了唐朝,隨著武德七年頒發施行的均田製開始,大唐徹底變成了依仗田租、調賦和徭役為主的稅收製度,國庫收入也以此為主。

即便是鹽鐵這種在古代戰略性的物資,也是常常變化,有時候有課稅,有時候又會免稅。

雖然說當初製定這些稅收的時候,李淵和李世民父子是真正的為天下黎民著想,想要將稅收維持到一個合理的範圍內,保證天下黎民百姓休養生息。

這是自信也是愛民的體現。

但好事往往也沒有那麼絕對,因為朝廷對鹽鐵這種戰略物資的管控並不嚴格,導致這部分收入大多進了世家的手中。

而當陳曉提出來商稅的時候,李世民明顯的愣了一下,有些疑惑的看著陳曉。

「商稅?」

「不錯,正是商稅。」陳曉點了點頭說道,眼中也閃爍著熠熠神光。

「這商稅前朝的時候也曾有過,但似乎收益並不算大。」李世民遲疑道。

陳曉微微一笑,開口道:「那是因為他們太過膚淺罷了。」

太過膚淺?

陳曉這一句話就將前朝的商稅全都否定了?

李世民心中一驚,看著陳曉的眼神都變了,這到底是哪裡來的自信,能夠說出這麼一句話來。

陳曉微微一笑,接著說道:「例數各朝商稅,都還停留在最基礎的層麵上,市場收個攤位的稅錢就叫稅了?這還遠遠不夠。」

「老李你也是行商之人,也應當知道商人行商最基本的便是一本萬利。」

「一件商品從一地運到另外一地售賣,價格往往有數倍的差距,而官府對其視而不見,這筆銀錢所有的利潤都進了富商的口袋。」

「銀錢越聚越多,商人所繳納的稅,一年也不過幾貫錢而已,對商人來說都不需要一天時間,最多就是一個上午的利潤罷了。」

「隻是這稅商賈也願意拿出來才行啊?」李世民蹙眉道。

李世民倒不是心疼商人,在他看來這麼做,會不會也引發一些變化。

稅收一漲,這物價也必然會有所波動,到時候受苦的還不是農戶?

想到這裡,李世民便將自己心中擔憂說了出來。

而聽到李世民這番話,陳曉倒是有些詫異的看了一眼是李世民,好像第一天認識李世民一樣。

「可以啊老李,你這覺悟可不是一般的高,我原想著提及商稅你會反對才是,沒想到還在擔心農戶。」

聽到陳曉這句調侃,李世民也是苦笑一聲,開口道:「老弟你也莫要編排我,我老李好歹也讀過書,也受聖賢教化,再說這農戶受損,咱們商人也必然受到影響。」

陳曉搖了搖頭,失笑一聲道:「老李,這你卻是想差了。」

「哦?賢弟有其他的見解?」李世民眼神一亮。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離婚!穿書女配不乾了 鎖腰 棄婦覺醒後(雙重生) 明末:從騎砍開始征服天下 大風刮來的男朋友 招惹計 西遊:我,唐三藏,決不取經 求求你們讓朕當個昏君吧 重回舊時光1977 棄婦當家:帶著萌寶去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