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封禪泰山(1 / 2)

加入書籤

北麵戰亂已平,二世便想拖著殘軀去南方再走走。

便下令:「朕想到南方去看看,眾位愛卿也隨朕去巡視南方一番吧。」

於是便帶著眾大臣一路往南巡遊。

二世皇帝和眾臣說:「今吳越、揚越、東甌、閩越之地皆並入中華,我中華之昌盛,更古未有,朕欲南下封禪泰山。

正好再巡視下泰山周邊的齊國之地。」

於是二世皇帝帶著丞相李斯等人南下,入齊國之地。

李斯於途中對二世皇帝言:「皇上,以前去東方各國之地皆坑窪不平。

而今臣已派人修馳道數載,如今,修築的軌路、枕木之間的距離正好和馬的步子合拍。

馬匹一旦拉車到了軌道上,就不由自主地發生「自激振盪」,不能不飛快奔跑,幾乎無法停留下來。

到停下來的時候,還有專門的車站,在車站枕木之間有木材填充平整。馬在這兒餵得飽飽的,休息得好好的。

一旦需要,套上馬車就能飛馳,馬不停蹄。到了下一車站,由於枕木之間已經填充平整,因此馬兒就可以逐漸減慢速度並停下來。換上另一匹吃飽休息好的馬,繼續飛馳前進。這樣就可以達到很快的速度。

由於使用軌道,摩擦力大大減小,所以馬也可以一次拉很多貨物。」

二世皇帝贊許著:「有此道路朕就可以有效地管理中華大地了。」

二世東巡郡縣,到達了齊魯之地的泰山。

對李斯等人交代:「朕今封禪泰山,丞相給朕召集齊、魯的儒生博士到這「天下第一山」——泰山,商議封禪的典禮,以表明朕做這個皇帝,也是受命於天的。」

於是李斯召集齊、魯的儒生博士七十餘人到達泰山下。

針對封禪大典,儒生們的議論紛紛,相互之間的意見各不相同,難於施行。

於是二世絀退了所有的儒生,借用原來秦國祭祀上帝的禮儀封泰山,禮畢、二世又讓李斯刻下石刻以頌朕之德。

李斯便為二世擬了共一百四十七字。選石四麵環刻,頌詞刻了三麵。又在空餘的一麵刻上從臣姓名。

在下山之時,突然天降雨水。

二世等未及準備與齊魯的儒生門隻好淋著雨下山。眾人走到車帳,都已全身淋濕。

二世皇帝也全身盡濕,眾儒生有很多竟用此來暗地裡嘲笑他。

有儒生言:「怎麼突然就下雨了!」

有儒生便小聲地回道:「封禪上天不接受,所以用以警示。」

有些則暗道:「秦本無禮節之邦懂什麼禮儀,竟用祭祀上帝的禮儀封禪泰山」

麵對儒生的斜眼,二世皇帝倒是大度了起來,選擇了無視。

這時雨水越下越大宛如瀑布,隻得在鬆樹下躲避。

等雨停之後,二世皇帝認為鬆樹有功,封此樹為五大夫。

眾人來到了齊城修整。

因皇帝有命,凡巡視之地各城生活當一如既往,百姓逢皇帝駕臨隻須跪地便可。

齊國乃文化昌盛之地,大街上到處都是各種書籍。

二世於大街之上看到很多不認識的書籍,便問李斯道:「這些書籍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重生農女,帶著傻夫來種田 住口!吃妖乃天地正道! 學神您搞錯對象了 一胎三寶:偏執大佬是個粘人精 帶著嬴政反大秦! 男神他又壞又傲嬌 夫人懷裡的小包子竟是億萬大佬 青梅有點酸,竹馬你別鬧 如果可以想重來一次 武器係禦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