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農業技術培訓班(一)(2 / 2)

加入書籤

學員陸陸續續前來報到。

晚飯後,培訓班開班典禮在黨校會議室舉行。

會場坐滿了學員,基本上是青年人。陶曉偉扭頭看了看,估計有兩百號人。大家在低聲交談著什麼,個個顯得好奇興奮。

農業局吳局長陪著負責農村工作的副縣長李恆誌已經在台上就坐,一旁還坐著三個陌生的人。看看人到齊了,吳局長用手輕拍話筒,介紹台上的三位培訓班講課專家,接著做個簡短開場白,就把話筒移到副縣長前麵。

李恆誌環視一周會場,大家鴉雀無聲,專注地看他。他滿意到點點頭,提高聲調說道:

「各位學員,大家好!我看了一下,這次參加學習培訓的農民朋友都是年輕人。這很好!年輕人是農村的支柱,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希望,是農業技術的先鋒隊伍。新的一年已經開始,我代表陵川縣政府對全縣農業技術培訓班順利舉行表示祝賀!向長期在農業生產一線辛勤勞作的農民朋友及你們的家人表示親切的慰問和衷心的感謝!」

副縣長站立,向大家鞠躬。會場立即爆發熱烈掌聲。

接下來,李恆誌講了改革開放我國農業農村取得的巨大成就,還講了我們當前的農業技術不高的現狀。最後,他給學員提出三個要求:

一要認識到位。參加培訓的農民朋友要以主人翁的姿態對待學習,做到尊重老師,虛心求教。嚴格遵守培訓紀律,嚴格遵守作息時間。

二是認真學習。培訓時間雖然隻有15天,但內容豐富,有理論知識,有實際操作。農民朋友要珍惜這個學習機會,沉下心來,集中精力,專心聽課,認真學習,爭取學到更多更好的農業生產新技術。

三是學以致用。農民朋友要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堅持學以致用,緊密結合實際思考問題、發展生產。

李副縣長寄希望於農村的青年朋友,希望大家通過這次培訓,不斷提高農業生產技術,為農業發展和農村建設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會議室爆發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

領導講完話,專家組組長、陵川縣農業技術推廣首席技術員楊澤民開始培訓班第一場講座。楊技術員一開課,就在黑板書寫一行大字:月匈懷祖國,放眼世界——科技,讓以色列農業騰飛。醒目的標題一下子吸引住所有聽課的學員。

他講課的聲音雄渾,似有一股磁力,緊緊抓住了陶曉偉。

「馬克·吐溫,美國著名批評現實主義作家。100多年前,他來到地中海旅遊,他行走在地中海東南方向的海岸,看到滿眼是荒蕪蕭索的景象,他以作家獨有的眼光,對這片貧瘠的土地寫下了『荒涼、貧瘠和沒有希望』的評語。我們新中國成立的前夜,以色列就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建國。這個彈丸小國,土地貧瘠,資源匱乏,耕地麵積稀少。全國國土三分之二的麵積全是沙漠,大部分領土屬於典型的乾旱和半乾旱氣候地區,水資源尤其貧乏。這樣的國家,很不適合發展農業生產。所以,才有了馬克·吐溫這樣的判斷。」

「可是,科學技術力量,完全顛倒了人們的認識。短短幾十年,以色列就令人不可思議地創造了農業神話,大片的沙漠變成良田沃土,荒涼的戈壁盛產糧食果蔬,成為世界聞名遐邇的農業大國,不但靠狹窄貧瘠的土地養活了本國的人民,還奇跡般地出口大量農業產品,被人譽為『歐洲果籃』。」

「以色列的農業奇跡,給我們一個深刻的啟示:科技是農業發展的出路。我們中國歷來是農業大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但是,幾千年來,我們農業技術沒有得到發展,很多農村還是一如既往地拉牛使耙,挑水澆灌。這個農耕技術,從秦朝一直沿用到今天,足足用了兩千年。」

「我們中華民族是勤勞的民族,是智慧的民族。但是在農業發展上,我們已經遠遠落後於世界,被人家甩得很遠!」

「年輕人,要追趕世界發達農業生產,就靠你們了。」

楊老師的話在低沉中突然爆發,變得亢奮。會場中的兩百多人站了起來,神情激烈,拚命地鼓掌。陶曉偉覺得兩頰潮熱,激動得淚水在眼眶打轉。他感到身上的緊迫使命,看到了努力前行的方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穿成團寵文裡的小炮灰該怎麼辦 隨身空間之蓮耀末世 武林神話:從迎娶江玉燕開始 我有一卷黃庭經 重生後我成了暴君的心尖寵 他的信息素好甜[穿書] 情深不壽,與君無期 十年一晌,可見君否 願我百歲無憂 我為拉普拉斯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