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 章 民心所向(1 / 2)

加入書籤

出了袁紹府門,蕭瑟的秋風打在臉上,還有幾片發黃的葉子,從眼前掉落,袁紹的苦在於,士家大族不管如何忠心耿耿,他們的目標都是讓自已這個士族,更大更強,而軍閥不管如何囂張跋扈,顯赫一時,都似一束流星,終將墜落,而袁家無數年的心血,就隻換來袁紹今天的局麵,初時或許還覺得一方諸侯,威風八麵,時間久了自會發現,袁隗的高度他達不到,即使有一天真的成了大事,勝了曹操,又奪了劉氏天下,難道就比昔日袁家好嗎?」

回到驛站,見了陳宮和諸葛亮,把袁紹所說向他們一一道來,陳宮道:

「袁紹所言,卻也不乏真實,隻是他這般的人物所言不能全信。」

諸葛亮點頭道:「雖也是真情實感,然冀州府庫應屯糧不少,袁紹若是真願意賑濟災民,何至於到如今局麵。」

我點頭道:「二位所言自是有理,袁紹統領三州,軍權牢牢掌握,冀州士族亦與洛陽不同,派係林立,若袁紹當真有心為之,事未必不能成。」

諸葛亮點頭道:「上柱國此言正是,然袁紹寧可發兵擊曹,為不可為之事,勞民傷財,亦可見其難處。」

陳宮道:「冀州官員,若說跋扈,當屬許攸,其親眷,強搶民田,圈地建房,更有甚者,養雞養豬,我朝早有明令,田地不可挪作他用,故許攸無論如何也賴不掉。」

我點頭道:「許攸跋扈之至,若要下手從他開始正為合適。」

諸葛亮搖搖頭道:「今我等既來賑災,並不是來查貪腐,我等所為理應以賑濟災民為主,今既帶來十萬擔糧草,自應先聯合地方,列出條款,賑濟災民,上柱國理應先與袁紹商量,鄴城方麵具體負責之人…」

忽有一人來到,曰:「不才田豐,特奉主公之令,供上柱國差遣。」

陳宮拱手道:「元皓兄,有道是強龍不壓地頭蛇,這具體何為元皓兄先說說吧。」

田豐道:「災情之事迫在眉睫,既如此,田某便先試言之。

「今上柱國帶來十萬擔糧,想必後麵還會再有,然冀州之危不在於此,第一也是最常見的,凡此災厄,富商皆屯糧居奇,吾主屢下嚴令,然收效甚微。

諸葛亮道:「元皓兄此言倒屬平常,然商人不過為利爾,若其背後沒有官府撐月要,隻需稍加恫嚇,事可解也。」

田豐又道:「孔明所言即是,這第二嗎,州府是有些錢糧,可是得先發差役餉銀,如今之事,各級縣衙,都拒不發餉,說是等陛下聖裁,如此則民亂更甚矣。」

諸葛亮道:「此乃士族慣用之手段,亦無解之陽謀,先可差役,則民怨沸騰矣,若緊百姓,則無人乾活矣,不過此難不住亮,元皓兄放心!」

田豐微微一笑道:「小友年紀尚輕,此乃最難處理之一環,小友有何妙計。」

諸葛亮小聲道:「隻需私下悄悄將差役餉銀補齊,即可。」

田豐道:「如此必有人煽動百姓鬧事。」

陳宮道:「然也,若不懲治幾個元凶巨惡,這事怕是辦不下去了。」

田豐又道:「許攸、郭圖、張頜,文醜等,私糧甚多,袁公的意思是今陛下擊發糧百萬擔,理應他與曹操一人50萬擔,冀州青州等地,算上損耗缺糧大概110萬擔,袁公從府庫拿出30萬擔,如此還差30萬擔,此事袁公亦多次言明,無奈諸人各懷鬼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地球人的異界之旅 未知的旅途:迷失之地 神的命運與抉擇 那年秋天,落葉歸根 邪神退休日記 難捱夜 絕世唐門日月同輝 不仁聖 我為武祖 遺憾中的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