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關中之戰(二)(2 / 2)

加入書籤

屈突通還是建議死守長安,他認為朝著漢中方向突圍,凶多吉少,與其在平原上被謝賊騎兵追上殺掉,還不如抱著必死的決心,與長安城共存亡。

話雖有理,但是在場的權貴們不想死啊!好死不如賴活著,但凡有一絲活下去的希望,誰願意走到最後一步。

長孫順德站出來說:「依臣看,現在正是突圍的好機會。諸位想想,謝賊主力都在攻打函穀關,長安城外的人馬並不多,我軍二十多萬人馬一起沖出去,他們如何攔得住。如果這樣拖下去,等到謝賊攻下了函穀關,重新回師長安城下,那咱們就真的沒機會了。」

屈突通反駁:「函穀關守軍,乃是我軍精銳中的精銳,沒有那麼容易被謝賊吃掉的。」

長孫順德:「誠如你所說那樣,即使函穀關守軍沒被吃掉,但現在潼關已失,謝賊隻需派少數人馬守住潼關即可,我方援軍根本攻不破潼關,更別說回援長安。再說那王世充,臣以為他根本就不會派援兵,因為他現在被徐世績、羅士信打得哭爹喊娘,自顧不暇,哪裡餘力來援助我軍。」

群臣默然,長孫順德說得確實在理。

李元吉力挺突圍方案,上前說道:「父王,關中大部已失,僅長安一座孤城,怎麼擋得住敵軍進攻,還不如去漢川郡,那裡地形險要,不利於騎兵作戰,正是我軍步卒發揮自身優勢,擊敗謝賊的好地方。」

重臣裴寂也很贊同:「殿下說得不錯,老臣也同意朝著漢川郡突圍,一旦到了那裡,我軍進可反攻隴西,退可遠走巴蜀,進退有路,足以立於不敗之地,此乃漢之劉備用過的方略。」

三國時期,劉備巔峰時就是占據了漢中、巴蜀、荊襄部分地區,和眼下的李唐頗為相似。

李淵聽明白了,其它臣工也聽懂了,裴寂之策就是讓李淵再走一遍劉備的老路,以巴蜀漢川郡山川之險阻擋敵軍進攻,然後形成割據之勢,以待天下大勢發生變化。

李元吉見李淵還在猶豫不決,失聲勸道:「父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兒臣願意帶人先去試試,如果可行,父皇再帶大隊人馬趕上。」

長孫順德:「此行凶險,殿下切不可以身犯險,還是由臣帶三千人去試試。」

李淵見狀,很是感動,當即拍板,由長孫順德帶人嘗試向漢中突圍。

是夜三更,唐軍悄悄搬走堵塞西城門洞的木料石料,打開城門,向西一頓狂奔。

唐軍的一舉一動,自然是逃不出虎侯軍的耳目,他們前腳剛出城門,後腳尉遲敬德他們就知曉情況。

尉遲敬德按照謝天虎的意思,對於這小股敵軍視而不見,讓他們跑。

結果就是長孫順德率領的三千人,在極度緊張中,飛速狂奔,以打破人體極限的行軍速度,僅用四日就抵達漢川郡。

消息傳回長安,李唐朝廷士氣大漲,紛紛準備突圍。

老將屈突通還是有些疑慮,他跑來對唐王說:「主公,上次我軍突圍,賊軍竟然不予追擊,其中必定有詐,還望主公慎重。」

唐王問:「那依將軍的意思?」

屈突通:「不妨再派一小股人馬試試看。」

李淵想了想,點頭同意。

兩日後,又有一支五千人的隊伍,半夜打開長安西門,朝著漢中方向狂奔。

這次輪到尉遲敬德不淡定了,若是唐軍按照每次幾千人,每次幾千人,螞蟻搬家式的突圍,那還得了,他召集人馬就準備追擊。

杜如晦趕忙勸住尉遲敬德,並對他說:「唐軍怕的就是半路被我軍騎兵追擊,故而遲遲不敢突圍,將軍此去,豈不前功盡棄。」

尉遲敬德反問:「那就這樣又讓唐軍跑掉?」

杜如晦想了想,回答:「追還是要追一下,不然於情於理說不過去,但是又不能讓這股唐軍遭受重創,我看就派五百騎軍在後麵追趕一陣便是。」

於是乎,五百虎侯騎兵追著五千唐軍步卒跑了幾天,殺掉其千餘人,才掉頭返回。

消息再次傳回長安,李淵算是放心了,這點損失完全在他接受範圍以內,他對屈突通說:「將軍看明白了吧,城外賊軍確實兵力不足,他們的主力在圍攻函穀關,一時半會回不來,即便追擊我軍也造不成多大損失,所以全軍突圍勢在必行。」

屈突通也知唐王決心以定,便不在堅持,不過他建議全軍突圍時,要留精兵斷後,防止敵軍追擊。

李唐全軍上下,二十萬青壯及其家眷整整三十五萬餘人,各自打包行禮,準備突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他的小嗲精甜又颯 扶天問仙 大唐:開局錯認皇後當嶽母 廢妃上位:邪王,請躺好! 大明:我真不想成為太醫啊 龍族:重生歸來我路明非屠神證道 我在東京召喚黑影兵團 重回星際後我嫁給了殘疾上將 神醫棄妃:邪王,別纏我! 都市:騙子們都說到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