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風起(一)(1 / 2)

加入書籤

數月之後,曲沃城中像炸開鍋一般沸騰起來,原因無他,隻因城內傳出了兩件大事兒,這兩件事兒瞬間就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熱議的焦點話題。

其中一件事兒便是晉獻公的寵妃驪姬生下了一個兒子!

這個孩子被取名為「奚齊」。要知道,在那個時代,子嗣意味著權力和地位的傳承與延續。而獻公對這位新生兒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不僅親自給他起名,還將驪姬冊封為「夫人」——也就是正妃的意思。

這種超乎尋常的寵愛使得眾人不禁開始猜測:難道獻公有意立奚齊為太子?如果是真的,那麼申生該怎麼辦?一時間,各種流言蜚語四起,人們都在私下裡議論紛紛,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晉國宮廷內部可能因此引發的風起雲湧、明爭暗鬥……而這一切究竟會如何發展呢?恐怕隻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了。

另一件值得一提的事兒就是獻公聽從了大夫士蒍的計策,巧妙地鏟除了晉國公族的勢力。除了少數幾條漏網之魚逃往虢國以外,其他的包括遊氏在內的公族主力都已經被消滅得乾乾淨淨。對於這件事,晉國的絕大部分人都非常贊同獻公的做法,因為這樣可以加強君主的權力,從而更好地維護晉國的穩定和統一。

實際上,在曲沃武公統治末期,他成功地消滅了晉國的大宗,自已成為了晉侯。而之前的公族,例如曲沃桓叔和曲沃莊伯的子孫們,在有大宗存在的時候需要相互團結,因此他們的勢力非常強大,必須一致對外。然而,隨著曲沃武公的離世以及晉獻公的即位,他們的利用價值也就盪然無存了。

緊接著在成功剿滅晉國公族勢力後,士蔿馬不停蹄地再次向晉獻公進言獻策。他大膽提議,將前不久剛剛建成的專門用於鏟除公族諸公子的\"聚邑\"更名為\"絳\",並將其正式確立為晉國嶄新的都城。一旦時機成熟,便立即啟動遷都工程。

然而,對於此事,曲沃城的民眾卻表現出令人驚訝的一致性——他們堅決表示反對!原因很簡單:曲沃乃是晉國小宗崛起的聖地,這裡城牆堅固無比,人口眾多,經濟蓬勃發展,文化昌盛繁榮。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朝廷中的眾多大臣,早已習慣了在這裡安居樂業的生活。倘若貿然遷都,是否會引發一場難以控製的嘩變呢?

人們憂心忡忡地議論紛紛,擔心這樣的舉動會打破原有的平靜與安寧。他們對曲沃充滿著深厚的感情和依賴,不願意輕易離開這個熟悉而又溫馨的地方。畢竟,遷都會帶來諸多未知的變數和挑戰,誰也無法預測未來將會如何演變。這種擔憂在城中蔓延開來,使得整個局勢變得愈發緊張和復雜起來。

三日後,晉國朝會。

此次朝會,晉獻公的主要議題就是關於「遷都於絳」的相關細節討論。

「諸位愛卿,前者我大晉公族叛逆,除少數漏網之魚外已盡數被殲。今者有大夫士蒍建議遷都於絳,目的有二。一則靠近中原,利於我大晉將來逐鹿中原之戰略;二則可對臨近之虢國施加壓力,以期全殲公族餘孽,兼報虢國屢次與我曲沃為敵之仇。此議題關乎我大晉未來之興衰,不知諸位愛卿對此有何高見?望諸位暢所欲言,共商國是!」晉獻公立於朝堂之上,其銳利如鷹隼般的目光,掃視著殿內眾大臣。他想借此機會,觀察眾人的反應和態度。

此時,隻見大臣之中有人挺身而出,高聲說道:「君上,微臣竊以為遷都絳地並非上策。遷都一事,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可不慎啊!與其遷都於絳,不如還都翼城更為妥當。翼城者,乃我大晉冊封之地,歷經數代經營,已成為晉人之根基所在。還都翼城,不僅顯示出君上您高瞻遠矚、深謀遠慮之智慧,更能展現您摒棄前嫌、團結舉國上下之決心。此舉既可穩定民心,又能鞏固國本,實乃一舉多得啊!如此,豈不美哉?」

說話的非是旁人,正是太師裡克。

他的這番話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立刻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穿越時空為你而來 河燈寄心 光之歸來 拿到傳國玉璽和好兄弟一起穿越 龍珠:我,比克大魔皇! 她與他的相遇在那個盛夏 小丫鬟升職記 鎮魂街:禦靈天下 寶與笛 盧思靜的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