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 決賽圈來了!(1 / 2)

加入書籤

被魚雷炸過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魚雷這玩意兒不同於普通導彈,它的作用原理其實非常復雜。

這依舊是涉及到了水的不可壓縮性。

眾所周知。

大多數彈藥的內部都裝有炸藥,炸藥爆炸的時候,會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高溫高壓氣體。

這些氣體極速擴散,這個擴散的能量,就是一些武器殺傷力的來源。

如果是殺爆彈,那就讓氣體擴散能量擊碎外殼,形成大量高速碎片,讓這些碎片的動能去殺傷。

如果是破甲彈,那就讓氣體擴散能量壓縮金屬罩,形成高溫高速金屬射流,讓金屬射流去穿透裝甲。

當氣體在空氣中擴散的時候,由於氣體是可以被壓縮的,氣體擴散能量先要壓縮空氣,然後再沖出去,形成沖擊波,這就消耗了一部分能量。

而水的可壓縮性比空氣低了5個數量級,所以氣體擴散能量,不需要壓縮水體,就能直接沖過去,形成沖擊波。

這就是魚雷設計中的「沖擊能」。

在水中,氣體擴散能量會把水變成氣泡,氣泡這玩意兒又會膨脹。

由於慣性的緣故。

氣泡膨脹到內部壓力與外部水壓相等時,不會停下,而是會繼續膨脹。

這就讓氣泡內部壓力小於水壓,水就會回來壓縮氣泡。

同樣由於慣性,氣泡被壓縮到內外水壓相等時,不會停止,會繼續被壓縮。

於是氣泡內氣壓大於外部水壓,於是再次膨脹,一次次循環,直到內外壓最終平衡——這個過程就是水下爆炸理論中的「氣泡脈動」。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

想要擊毀正在水表行進的魚雷,所需要的子彈也必須非常特殊:

這種子彈首先要具備穿甲能力,也就是能突破魚雷的金屬外殼。

同時呢,子彈又要保證在射入魚雷之後,魚雷的沖擊能是水平或者向上逸散的,否則就會出現一種情況——魚雷炸了,同時氣泡脈動現象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波,讓一百多米外的王安憶也跟著炸成了菲茨傑爾德腦子的模樣。

萬幸的是。

這次張桃芳手上的狙擊槍,恰好便具備這種能力。

這把狙擊槍的原身是M1944式莫辛-納甘,一款口徑762毫米的老舊式步槍,當年張桃芳便是拿著另一把相同型號的M1944式莫辛-納甘在半島戰場上大殺四方,鑄就出了一篇狙神傳奇。

不過那把殲滅了214個海對麵鬼子的傳奇武器已經被列入了誌願軍博物館,另外自身的情況也不適合投入實戰了。

這次組織上給張桃芳分配的這把M1944式莫辛-納甘經過了一定程度的改裝,例如槍管被從762毫米加粗到了127毫米,機匣由鑄造和研磨過的鋁材而並非u鋼製成。

同時槍管的接口處加上了一個硬化鋼適配器連接,可以通過槍管頂部的導氣管將氣體導出到槍機後部凹進處之後的活塞室裡麵等等

這項技術其實在徐雲出現之前兔子們就已經掌握了,兩年前的時候,為解決輕武器規劃中關於大口徑機槍減輕質量、下放到營、高平兩用的要求,我國開始研製105mm高射機槍。

當時451廠研製出了105x95mm高射機槍彈,相比127x108mm高射機槍彈,將初速提高了近20%,後座沖量減少了27%,全彈質量減少了20%,在1500m距離能夠穿透10mm裝甲鋼板。

但是穿甲性能仍然不達標,300m距離射擊20mm垂直裝甲鋼板的穿透率僅為65%,最終未定型。

不過這項接近廢棄的項目卻誕生出了很多槍械改進方麵的成果,當時的林茂祥先生甚至鼓搗出了一款肩射防空槍來打直升機

這次考慮到數據艙的爭奪過程中可能出現一些意外,組織上便給這把魔改後的M1944式莫辛-納甘狙擊槍配套上了特殊的鋼針彈,派他隨隊執行起了任務。

如今的張桃芳是空軍大佬,海上釣魚也是空軍體係,二者是相通的嘛。

至於這把槍配套的鋼針彈也同樣是871項目前身的研發成果,不過這玩意兒和後世那種30毫米額鋼針彈還是有所區別的,主要用於定點性的攻堅。

組織上之所以會安排這麼一手,主要是因為徐雲提過原本歷史裡楓葉國的巡邏艇會用機槍掃射水麵進行乾擾,沒想到楓葉國的巡邏艇沒見著,倒是見到了四枚沖著王安憶去的魚雷。

這種情況下,張桃芳便果斷出手了。

「」

隨後張桃芳看了眼遠處的海麵,有些不放心的對操舵班班長李山說道:

「小李,你還是讓負責偵察的同誌再飛一圈吧,魚雷這武器太隱蔽了,光靠眼睛想要找出來太困難了。」

「我記得潛艇這玩意兒的結構很特殊,前邊發射完魚雷後,還可以調個頭再發射一遍。」

「更別說咱們周邊的潛艇可不止那一艘,要是有哪個孫賊偷偷扌莫扌莫來上幾發王艦長他們可就危險了。」

李山聞言表情一正:

「明白。」

張桃芳雖然號稱『狙神』,但這僅僅是一個稱號,有些能力上依舊無法擺脫人的範疇。

比如在一望無際的海麵上想要靠肉眼發現哪個方位出現了魚雷,這基本上就是天方夜譚了。

之前張桃芳雖然找到並且擊毀了魚雷,但靠的同樣是偵察機的提示——偵察機報告了方位,張桃芳花時間搜索瞄準,然後才能一槍命中。

魚雷之所以會在接近王安憶150米的區域才爆炸,其中固然有狙擊槍射程的因素,但更多還是因為以上這些流程花費了不少時間。

一旦偵察機發現魚雷軌跡的時間晚上十幾秒,很多事情恐怕就沒那麼好說了。

李山此時顯然也很明白這一點,於是當即準備返回船艙與直升機進行聯係。

不過他剛走沒兩步,便迎麵撞上了從船艙內匆匆走出來的束星北:

「李同誌,張同誌,王艦長已經遊到數據艙邊上了!」

李山聞言一怔,旋即聲音便拔高了幾分:

「束教授,您說什麼?艦長拿到數據艙了?」

束星北重重點了點頭,隻見他將手中的望遠鏡遞給了李山,解釋道:

「我剛剛用望遠鏡看到的,王艦長已經順利和數據艙匯合了。」

束星北自己都沒注意到。

在親眼目睹了王安憶親自帶隊『赴死』之後,他的態度已經相較之前隱隱改變了些許。

至少在今天之前,他絕不可能主動和李山這種『泥腿子』做這麼多的交流。

這距離接納與認同還有一段很遠的路,但至少算是個好兆頭。

不過李山卻沒在意這些,聽到束星北的這番話,他當即接過望遠鏡看向了遠處。

果不其然。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王者:開局李白精通,殺穿全場 修仙:大昭靈武者 宿主是個優秀大佬 穿書炮灰總在逃 至尊成雙 大秦:開局搶了蓋聶的首席劍師 劍開太平 海賊之我有一頭海王類分身 詭異修仙:從殺死自己開始 一萬種清除玩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