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趙高——指鹿為馬(1 / 2)

加入書籤

趙高,秦朝末年的權臣,以其深沉的權謀、狡黠的手段以及顛覆朝綱的行徑而聞名於史冊。

他的一生,如同一部復雜的政治戲劇,既展現了個人野心的極致膨脹,也反映了秦帝國末期的動盪與衰敗。

一 生平概述

生於趙國,趙高自幼命運多舛,因家族獲罪而被秦軍俘虜,後被施以宮刑,成為秦宮中的宦官。

盡管身世悲涼,趙高卻展現出了超乎常人的智慧與才學,尤其是對律法的精通,這使他在秦始皇身邊逐漸嶄露頭角。

秦始皇對趙高的能力頗為賞識,不僅讓他擔任了中車府令,掌管皇帝的車馬出行,還讓他教自已的少子胡亥學習法律。

隨著秦始皇的去世,趙高開始施展其驚天的政治手腕。

他夥同丞相李斯秘不發喪,並偽造詔書,逼死本該繼承帝位的公子扶蘇及大將蒙恬,從而扶持年幼且易於控製的胡亥登基,即秦二世。

這一係列舉動,標誌著趙高正式步入權力的核心,開始了他對秦朝政權的實際掌控。

趙高在秦二世時期,獨攬朝政,排除異已,將秦朝推向了更加黑暗的深淵。

他利用秦二世的享樂之心,不斷慫恿其征斂重稅,大興土木。

同時製造冤獄,誅殺忠良,如逼死丞相李斯,使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民不聊生。

在這個過程中,趙高巧妙地隱藏了自已的真實意圖,表麵上對秦二世極盡諂媚,實則一步步削弱皇權,為自已篡權鋪路。

最為人所熟知的是「指鹿為馬」的典故。

趙高為了試探朝臣對自已的忠誠度,故意在朝會上將一隻鹿說成是馬,以此來區分誰是自已的黨羽,誰是反對者。

這一荒謬的場景,成為了趙高專橫跋扈、顛倒黑白的象征,也是秦朝末年政治腐敗、道德淪喪的寫照。

然而,趙高的權勢之路並未長久。

隨著陳勝、吳廣起義的爆發,秦朝的統治搖搖欲墜,趙高意識到秦二世已成傀儡,於是密謀弒君,另立子嬰為秦王。

然而,子嬰並非昏庸之輩,他深知趙高的險惡用心,在即位儀式上設計除掉了趙高,結束了這位亂政者的生涯。

趙高的一生,以悲劇收場,他的名字也因此成為了歷史上奸臣的代名詞。

趙高的故事,是對權力欲望與人性貪婪的深刻警示。

他的存在,加速了秦朝的滅亡,同時也為中國歷史留下了一段關於陰謀與背叛的沉重篇章。

在後世的評價中,趙高常常被視作奸詐、殘忍的象征。

但也不乏學者從更廣闊的視角審視,認為他是特定歷史環境下權力鬥爭的產物,其行為映射出古代宮廷政治的殘酷與復雜。

無論如何,趙高的一生,無疑是中國歷史上值得深入研究與反思的重要案例。

二 主要罪行

趙高在秦二世胡亥即位後,權勢熏天,一手導演了秦朝迅速衰亡的悲劇。

趙高的罪行繁多,且影響深遠,以下是他最為人所詬病的主要罪狀:

1 篡改遺詔,擁立胡亥

趙高最為人所熟知的罪行是篡改秦始皇遺詔,將本應繼位的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排除在外,轉而扶持了昏庸無能的胡亥上位。

這一舉動徹底改變了秦朝的命運,也為日後秦朝的崩潰埋下了伏筆。

趙高利用胡亥對他的信任,以及李斯對權力的渴望,密謀篡改詔書,使扶蘇自裁,蒙恬被害,為自已的專權鋪平了道路。

2 殘害忠良,排除異已

胡亥登基後,趙高以鞏固帝位為名,實際上大肆殘害忠良,排除一切可能威脅到自已地位的人。

他設計陷害丞相李斯,通過誣告使其遭受酷刑,最終被月要斬於市。

李斯之死,標誌著趙高徹底控製了朝政,從此,無論是文武大臣還是皇室宗親,隻要稍有不滿或疑慮,便難逃其毒手。

如右丞相馮去疾、將軍馮劫等皆因不願附和趙高而被迫自殺。

3 指鹿為馬,愚弄君臣

趙高為試探朝臣是否絕對服從,上演了「指鹿為馬」的著名一幕。

他在朝會上故意將一隻鹿說成是馬,以此來區分忠於他和敢於反對他的人。

這一荒誕的行為,不僅是趙高對權力的極端炫耀,更是對君主權威的極大羞辱。

它揭示了秦朝末年政治的黑暗與混亂,以及趙高對朝臣的徹底控製。

4 助長苛政,激化矛盾

趙高當權時期,不僅沒有緩解秦朝因暴政而積累的社會矛盾,反而變本加厲,加重賦稅,擴大徭役,使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他的政策進一步加劇了秦朝末年的社會動盪,為陳勝、吳廣起義等反秦運動提供了土壤,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5 篡改律令,操縱司法

趙高還篡改法律,隨意解釋律令,將法律作為打擊異已的工具。

他操縱司法係統,製造冤假錯案,許多無辜之人因此而枉死。

這種做法徹底破壞了秦朝的法製基礎,讓人民失去了最後的安全感,進一步激發了社會的不滿和反抗情緒。

6 貪婪無度,奢侈糜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舊是初戀 琴酒和BOSS的戀愛日常 昭願念 大帝穿越求生,隻想北極釣魚養老 流落地球後 老子靠吞噬怪物進化! 快穿:反派還想拐我走 擁月入懷【無限】 長春瘋 安眠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