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地球儀的煩惱(2 / 2)

加入書籤

於是各種奇葩的長度就出現了,隋朝的時候一尺大概是296厘米,到了唐朝一尺就成了307厘米。再往前推南北朝時期南朝的一尺258厘米,同一時期的北魏,一尺卻是309厘米。其實秦朝的一尺才是231厘米。

光一個長度都能把人繞昏,而且還不夠精確,這都是什麼事兒?

所以他果斷的把現代社會的長度計量方式帶了過去,不管別人用不用,反正他自己用就行了,而且為這專門製造了一批尺子。當然是用木頭製造的,如果真的用鐵來製造,恐怕受熱脹冷縮的影響效果也不會太好。

他甚至把十進製的秤也弄過去了。

於是他在委托袁天罡製造那個地球儀的時候,專門用尺子量好了,地球儀的大小,然後再把尺寸記下來,讓袁天罡按照那個標準來打造。

大唐沒有塑料,所以他即便把地球儀表麵的圖案刮掉,也沒辦法把一個塑料球帶到大唐去。這也讓他很是無奈,但是卻也沒有其他的辦法,隻好用這種最笨的辦法了。

剩下的步驟同樣隻能采用笨辦法。

他每天從地球儀上用鉛筆拓下來一塊區域,然後再帶回大唐,讓袁天罡按照原圖大小,再刻在那個鐵製的地球儀上。

為此,他甚至不得不在大唐製造出了鉛筆。

每天他隻拓兩個時期再多就感覺有點頭昏腦脹了,而且拓的再多一點,袁天罡也弄不出來。

要知道全世界可是有24個時區呀,黃伯玉折騰了整整半個月才在大堂弄出了第一個地球儀。

可就是這樣一個地球儀,李世民看了卻很不滿意。

「憑什麼要把本初子午線放到泰西!改了,把這本初子午線改成經過長安。我大唐乃是天下萬國中心,長安乃是天下中心,怎麼能把這本初子午線放到了蠻荒之地去!」

說實話,這也是一個比較麻煩的事情。

好在袁天罡不嫌麻煩,於是他悄無聲息的重新再做了一個地球儀,而且把上麵的所有大陸和島嶼,甚至緯線都畫了上去,就是沒有畫經線。

這一步留下來就是留給黃伯玉的。當然袁天罡的這種愛國的科學精神得到了李世民的表揚。

對於李世民這種毫不講理的做法,他隻能表示無奈。為了表示愛國,他也隻好對地球儀進行重新修訂。

黃伯玉不得不再重新計算,然後在那個地球儀上切西瓜一樣,先從長安確定了一條本初子午線,然後再量出了赤道的長度,然後平均的分為24等分,確定了24個時區。以長安為界,往東西兩邊延伸,長安往東是東一區,長安往西成了西一區,而原來的本初子午線很委屈的成了西七區內一條無名的經線。

國際日期變更線都跑到美洲大陸了。

看著這個麵目全非的地球儀,黃伯玉覺得自己遇到了一個難題,將來給那些孩子們講地理課的時候,究竟是按照現代版的地球儀講呢還是按照大唐版的地球儀講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執鞭之士 全能金屬職業者 我在聊齋當法海 寒門修武記 穿越也串燒 天使聯盟之龍王神力 崩壞之生物武器 全能世界架構師 宇宙級大反派 打遍諸天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