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93 最後的寧靜(1 / 2)

加入書籤

因為之前已經有人用回波測量法測出了馬裡亞納海溝在地質變化後的新深度,大約為16公裡左右。

善於運營造勢的西方媒體大肆宣揚了這個發現,所以才有了聯合多國科學家的這次探險活動。

經過媒體的造勢和渲染,甚至把這次海底探險拿來與當年的登月相提並論。

幾乎整個西方世界都在媒體的帶動下關注著這次行動。

以現場直播的方式。

這次的探險活動分為兩個步驟:

1先下放無人潛航器下去探一探,畢竟人類之前從未深潛到16公裡深的海水中過,試試特製的潛航器能不能抵禦那麼大的水壓,如果能,先把大概情況拍攝下來看看。

2等到確認潛航器能夠安全返回,再讓科學家和媒體人乘坐潛航器下去真人探險,這部分是重點。

當潛水器潛入深海中,聲波成為穿透海水與水麵聯係的唯一可用媒介,因為海水太深太厚,電磁波會在中途全部逸散掉。

當年卡梅隆乘坐的「深海挑戰者」號潛水器下潛到10967,因水麵端水聲通信機受母船噪聲影響,故使用橡皮艇接收潛水器的聲信號。

「深海挑戰者」號潛水器水聲通信機通過模擬調製和擴頻技術,實現語音對話和低速率的文字傳輸。

這麼多年過去了,人類的探海技術有所提升,不僅能夠實現語音對話和文字傳輸,甚至已經可以做到較高清的圖片傳輸了。

當然了,視頻通話還是做不到的,因為聲波模擬的信號現在還無法處理那麼高幀率的數據傳輸。

無人潛水器下水了,許多國家的網站都在直播或者轉播這一「21世紀新探險」活動。

一開始因為還在淺水區,所以傳輸照片的頻率還是很快的,大概每6秒就能傳回1張,這些照片來自潛航器周圍的8個機位的抗水壓攝像頭。

隨著深度的增加,大概每半分鍾才能傳回1張照片,再到後來幾分鍾才能傳上來一張。

因為潛航不是坐高鐵,速度其實很慢的,大約過了一個多小時,潛航器才下潛到了馬裡亞納海溝原來的深度,也就是11公裡處。

「上帝!」直播鏡頭前的金發女主持人感嘆道,「大家看到了嗎?馬裡亞納海溝的底部居然又多出了一個巨坑,簡直就像是被隕石撞擊了一樣,可問題是,這麼深的海底怎麼可能被隕石撞擊呢?」

這個圖片是大約兩分鍾前傳上來的,也許再過幾分鍾,就能看到海溝巨坑裡的情景了。

這一刻,科考船上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激動地等待著神秘的海底,會有什麼驚喜給他們。

5分鍾過去了。

10分鍾過去了。

20分鍾過去了。

潛航器失聯了。

就在所有人都失落地嘆息的時候,科考船控製室裡傳來一聲興奮的喊叫:「啊!又有照片傳來啦!」

媒體們蜂擁而去,跑到了圖片解析的屏幕前,舉著各種「長槍短炮」等著拍攝。

圖像處理好了。

所有的記者差點把手裡的機器丟了。

上帝保佑,那究竟是個什麼玩意兒?

這張圖片是潛航器頂部的攝像頭拍攝的,所以它能拍攝到一部分潛航器的主體。

潛航器被七八根觸手纏繞著,一部分船體已經出現了裂痕。

這其實不是船員們大喊上帝的原因,是透過觸手的間隙,看到了坑底上的那扇數百米長的巨門!

巨門上密密麻麻的眼珠子,足夠讓人連做一周的噩夢了。

直播信號被中斷了。

可惜已經晚了,剛才直播的最後一個畫麵,早已經被手快的人截圖了。

因為觀看的人實在太多,也就很少有人出來說什麼「假的」「都是S」的之類的傻話。

萬眾矚目之下,眾目睽睽之中,怎麼造假?

難道那群科學家和那幾家全球頂尖媒體聯合起來,跟大家開了個玩笑?

不管是哪個國家,每個參與直播的網站下麵的留言都很相似: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我真不想當狼王 位麵晉升遊戲 漫威世界中的賽亞人 領主大魔王 我在末世有間店 無限主角召喚 從今天開始做神靈 不浪漫奇幻世界 奧特曼之無限格鬥戰紀 閃耀前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