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會製造危機為契機的人(2 / 2)

加入書籤

當初維也納體係建立的時候,大英帝國原本想把它收入囊中的,可是其他各大國都反對,特別是法蘭西和奧地利更是激烈反對,最終大英帝國失敗了。

不過為了不至於落入其他強權手中,大英帝國最後退而求其次,跟各方妥協後,這片土地劃給了已經落位二流國家的荷蘭王國手中,而大英帝國心有不甘,畢竟荷蘭在上世紀末期打了四次大戰,其他國家顯然這實在惡心以及絕了大英帝國對這片領土的染指野心。

這就是大英帝國心中的一根刺,很多人對此十分不爽。

正是在這時候,1830年亨利約翰塔普爾成為新任大英帝國的外交大臣,並在其他人十幾年蹉跎無奈的時候,他竟然隻用了短短的一年時間,就令歐洲震動,英國舉國而歡,因為他完成了許多英國人想要做的事。

他先是製造了1830年年初荷蘭命爆發,然後引誘其他國家法蘭西、普魯士、沙俄、奧地利各國國軍隊雲集的時候,眼看就要加入到這個中北歐洲金融之都製止騷亂的時候。

亨利約翰塔普爾終於知道時機成熟了,他分析好的方法,可以讓大英帝國既不用參與治理,又可以一勞永逸的成為大英帝國歐陸勢力橋頭堡終於要完成了。

他精明的算計到了,他隻要不允許這裡成為反對大英帝國的陣地,成為跳板,又不成為其他強國的領土,用來威脅大英帝國,那麼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讓它成為一個單獨在荷蘭之外的國家。

而荷蘭的危機,就是一個契機,他製造的契機!

於是為了完成這個事情,他開始以此為目標,到處奔跑各國,進行連橫合縱,甚至為此有時候還會對法蘭西、普魯士以及荷蘭王國等動用了海軍威脅示威等,經過9年的撮合和利誘,威脅。

他成功了,他成為這個奇跡的創造者!

在1839年年底,他終於完成了這份任務,歐陸各國包括荷蘭威廉二世無奈的同意下,比利時公國脫離荷蘭王國成立自己的王國,國王利奧波德一世還是維多利亞女王親舅舅,他和它也足夠親英!

當然了,在比利時公約當時簽訂各方裡麵寫著,不允許比利時偏向任何國家,永遠中立國,同時未經比利時同意,簽約國其他國家軍隊不能夠進入比利時一步。

前世的網友議論就在這裡。

如若林公硝煙在這件事情之前的話,全力周旋與比利時建國事務的亨利約翰塔普爾就很有可能無暇東顧,集中在本土的海軍艦隊也根本抽調不出兵力開到遠東了。

而1839年比利時公約剛剛簽署,整個歐洲都聽聞了他的名望,各國,特別是小國都在發抖之際。

遠東硝煙的傳到歐洲,打擊了他的名望,自然此人不會輕易妥協,於是他就在外交會議上咆哮這是事關維多利亞女王的尊嚴事件,不容半步退讓,於是就有了後續的一係列事件發展。

正是這個公約造就了他的威望。一舉奠定了大英帝國在歐洲大陸實力均衡的政策,大英帝國的國家利益一時間成為歐陸的正義和公理,

就跟後世西方的米國的人權教父說法一樣,就是想占據道德高峰,名為為世界著想,實則維護自己國家利益的工具而已。

而後來的普魯士之後發起的普法戰爭時候,當時的大英帝國首相格萊斯頓即緩引了這項公約,交戰雙方不得侵犯比利時的中立,大英帝國的警告獲得了兩國潛意識的遵守,

從此,歐洲守護者秩序維護者的派頭從此落入英國手中,格萊斯頓此人就是亨利約翰塔普爾帶出來的嫡係,同樣是輝格黨領袖,接班亨利約翰塔普爾。

南歐,葡萄牙,裡斯本!

如今在荷蘭駐守葡萄牙王國大使埃涅阿斯麥凱也陪同海軍大臣受到葡萄牙國王的接見。

他們正在進行著外界不得知的事情。

總之荷蘭在1862年1月進行著整個歐洲各國的工作,暗暗以二等大國的身份,進行著一份中等大國的均勢外交。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池爺,您的小祖宗又生氣了 靈氣復蘇:被係統背刺成魔帝 這個世界根本沒有詭異 ky少女的日常 神女歸來之廢材六小姐 落殤情緣 重生之娛樂天王 頂流代言人 這個玩家超恐怖的! 八零空間:福運嬌妻美又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