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來自瑞典的民間誌願軍(1 / 2)

加入書籤

1864年8月1日,丹麥政府決定撤離荷爾斯泰因,並在艾德河以北集結部隊。

1864年8月3日,德意誌邦聯行動開始,德意誌邦聯聯軍越過易北河並占領漢堡附近的阿爾托納。在德意誌邦聯下達的命令下,正式的對丹麥王國宣戰,薩克森大軍便於1864年8月6日繼承乘火車,從萊比錫浩浩盪盪的開赴荷爾斯泰因。他們抵達了最前線,同盟軍漢諾威君度合流。

8月5日,他們穿過荷爾斯泰因,到了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邊境的城鎮倫茨堡。對丹麥而言,占領是一種解脫,雖然這種沒有戰鬥就撤退的命令是降低了一些丹麥士兵的士氣,但是軍事上的不利局麵迫使軍方縮短需要捍衛的邊界,因而撤退的十分明智的行為。

此外,由於荷爾斯泰因和勞恩堡是德意誌邦聯的成員,不退縮可能英法嚴重的政治危機,也許還會引發戰爭,丹麥軍現在可以後退北撤了,而德意誌邦聯聯軍部隊則從南向北進軍,路上到處都是熱情洋溢的德意誌民中國。

奧古斯騰伯格公爵如今的德裡克八世與邦聯部隊進行交流並同行,他也得到了熱情歡迎。

8月10日,他在基爾城被德意誌邦聯議會代表授予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公爵榮譽稱號。

不過到了這裡,奧普兩國和德意誌邦聯其他成員出現了分歧。

兩個公國的管理權委托給了兩個薩克森與漢諾威的聯邦專員。

德意誌邦邦聯議會先聲稱在這部分領土歸弗德裡克八十所有,弗德裡克八十也得到了德意誌邦聯中小邦國的支持。

他們顯然開始不滿奧普兩國進行聯合統治德意誌邦蘭,控製整個德意誌邦聯表達了不滿和抗拒。

這些國家不受《倫敦議定書》影響約束,而《倫敦議定書》從未得到他們的單獨批準或者德意誌邦聯的批準,事實上,這些邦國試圖通過組建一個新的邦國來對抗奧普兩國的實力。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德意誌邦聯內部的奧普剛剛緩和,小國不滿大國壓製又舉行小團隊建設,這在歐洲引來了各個國家的興趣。特別是現在德意誌邦聯還在攻打著丹麥的情況下,很多人甚至想(特別是丹、麥王國)巴不得他們德意誌邦聯自己先內鬥,這樣丹麥才好趁機解除這次的危機。

1864年8月12日,德意誌邦聯議會拒絕了普奧兩國有關繼承執行對石勒蘇益格占領的提議,除非單賣撤銷《十一月憲法》。

但在邦聯議會中小國家麵對奧普的巨大壓力下,特別是兩國占據總兵力超過1半的情況下,不得不在8月15日承認奧普兩國對荷爾斯泰因的占領。

1864年8月18日,奧普兩國宣布不再遵循對邦聯議會關於石勒蘇益格的決定並在艾德河以南集結軍隊。

軍事持續緊張,但沒有發生沖突,丹麥軍駐軍艾德河北岸,奧普軍為首的聯軍則在南岸。

1864年8月22日,俾斯麥向丹麥王國提出了最後的通牒,要求丹麥廢除《十一月憲法》,並在48小時內離開石勒蘇益格,但是俾斯麥給與的時間太短了,即是行政角度觀點來看,撤銷也是極不可能的,因為在議會就需要討論許久,而且民意很重要。克裡斯蒂安九世沒有這種想要撤銷就撤銷的實力。

「明眼人都看得出,俾斯麥這是不想給丹麥有機會撤銷。

他倒是希望戰爭,因為他需要戰爭贏得威望。」

這是許多歐洲歷史專家在未來的時候,專門度這次石勒蘇益格戰爭研究的時候,對俾斯麥的的動機提出了見解。

他還要測試沒有預先得到的議會授權,就已經逐漸建立了一直有普魯士陸軍大臣羅安改革的新式普魯士軍隊,他要對普魯士國王和普魯士人證實,這支軍隊的價值有多大。

現在的普奧軍隊無所事事的待在易北河畔,展示滿足與觀察另一個德意誌在尋求解決方法時,全歐洲的眾目睽睽之下的出乖賣醜。

8月20 日,普奧兩國對丹麥發出了最後的通牒,廢除《十一月憲法》並撤離石勒蘇益格,但是丹麥王國於8月21日晚上就以書麵的形式拒絕了。

在哥本哈根,普魯士特使赫爾曼巴蘭、奧地利特使阿道夫費爾薩赫在和丹麥議長兼外交大臣卡爾克裡斯蒂安梅克會麵時,發出了撤回《十一月憲法》的最後呼籲。

他們的結論是,如果單賣不遵守這一要求,那麼兩個德意誌大國將有義務利用其掌握的手段來恢復現狀,並保障石勒蘇益格公爵領的合法權利。兩國的這兩位特使雖然未正式的的得到認可,但在這個事件中代表各自的政府,任務如今失敗了,於是很快的就離開了哥本哈根。

蒙拉德與克裡斯蒂安九世都很無奈,其實他們現在想撤銷,但是基礎不行啊,因此丹麥實際上選擇拒絕了這一要求。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池爺,您的小祖宗又生氣了 靈氣復蘇:被係統背刺成魔帝 這個世界根本沒有詭異 ky少女的日常 神女歸來之廢材六小姐 落殤情緣 重生之娛樂天王 頂流代言人 這個玩家超恐怖的! 八零空間:福運嬌妻美又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