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克裡米亞爭端再起(1 / 2)

加入書籤

最近,沙俄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潛在危機,引發了全歐洲的關注,它被認為是之1856年以來歐洲最為嚴重的危機之一。

外界擔憂沙俄帝國入侵奧斯曼國北部的比薩拉比亞地區,因此英國、法蘭西帝國、奧地利帝國等各國都開始進行協調工作,向沙俄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進行外交協調。

1865年3月25日,沙俄帝國亞歷山大二世在沙俄帝國的聖彼得廣場上,對20萬國民發表了《論沙俄帝國在黑海的歷史》為主題。

他說,沙俄帝國在1812年開始對比薩拉比亞地區進行著統治,但是在1856年克裡米亞戰爭敗北後,卻是被迫割讓了該地區給了奧斯曼帝國,沙俄帝國從來不是吃虧的主,他保證不會讓沙俄帝國忍氣吞聲吃下這個苦果。

此次發表被人認為是沙俄帝國試圖為兼並比薩拉比亞的輿論先聲奪人的造勢。

1865年4月1日愚人節這一天,幾個國家在這歡聲笑語的這一天,竟然對外宣布他們已經下令把在比薩拉比亞地區的各國自己的外交官和公民,往南奧斯曼帝國首都伊斯坦丁堡方向撤退。

4月5日,沙俄陸軍宣布,已經完成了超過5萬陸軍部署在奧斯曼帝國的比薩拉比亞公國和沙俄邊界處,這令歐洲感覺暴風雨即將來臨。

英國和法蘭西帝國更是同聲呼籲沙俄帝國不要侵fan比薩拉比亞,兩國都表達了對沙俄升高局勢緊張的不滿。

奧地利帝國也對沙俄喊話稱,維也納不希望看到該地區局勢緊張,要求沙俄帝國為緩解緊張局勢作出負責任的動作。

「近年來,沙俄帝國甚少對外使用軍事行動,自從在克裡米亞戰爭失敗後,雖然拿回了克裡米亞,但是各國卻是在黑海西部,令沙俄帝國損失甚多,使得沙俄帝國一直心心念念的額,想從南部地區進入地中海的夢想,更加的難以實現,特別是英法等國對此十分的警惕。

如今隨著國力經過十年沉澱慢慢的恢復,這次亞歷山大二世經竟然在沙俄帝國首都公開性的對沙俄公民發表如此隆重的演說,表示對恥辱的《巴黎和約》不滿,再到今日陳兵5萬沙俄奧斯曼邊界,其最終的目的,已顯而易見。

4月8日,維多利亞女王在倫敦接近了邀請而來的沙俄帝國首相兼外交大臣戈爾恰科夫,帕默斯頓子爵首相之後跟戈爾恰科夫舉行麵對麵的會談,大英帝國試圖為沙俄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危機進行斡旋。兩人在討論到《巴黎和約》的時候,戈爾恰科夫說:

「奧斯曼帝國必須歸還比薩拉比亞給沙俄帝國,遵守以這個為前提的1856年前的邊界,要麼,沙俄帝國的人民不會對他們產生好感」

而在4月9日,奧斯曼帝國的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蘇丹在接受《歐洲時報》專訪的時候,對此表示他同樣不喜歡《巴黎和約》。

因為在他看來,這份和約竟然承認克裡米亞半島歸屬沙俄帝國,然而喜不喜歡是他的事,比薩拉比亞地區時奧斯曼帝國的領土,這是各國都承認的,沙俄帝國必須承認這一點,不可有其他的選項。

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蘇丹的這種宣示和亞歷山大二世的表態對比,引發外界的一片嘩然,被認為反映兩國最高領導的世界觀以及對比薩拉比亞不讓步、不會妥協的堅決態度。

近些年,在沙俄的低調使得歐洲各國都對此差點忘記了這個歐洲最強大國家的存在,奧斯曼曼帝國這個不被歐洲認可的亞歐大國也是一樣。

不過隨著如今兩國的爭端,使得歐洲各國不得不接受現實,那就是這兩國任何的風吹雨動,都能夠攪動歐洲人的平靜生活不再,而且歐洲大陸的均勢,將會被打破。

形成的破壞力絕對是包括西歐各國在內,都難以承受的。

特別是鄰近沙俄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各國,都開始憂心忡忡的,害怕兩國再起戰火,殃及到他們這些池魚。

不過,兩國的表態,卻是另之前的參戰國英法以及意大利出現了微妙的轉變。

各國高層對此也心知肚明。

如今隨著沙俄帝國被上次的失敗打壓回去黑海以北的地區,

對於急迫性,各國似乎都不再像1853年之前那樣,立場相同。

法蘭西帝國就跟英國不一樣。

因為現在的在1860年之前,英國竟然強迫拿破侖三世強勢轉讓了蘇伊士運河給他們,使得法蘭西心生怨氣,拿破侖三世更是因此而在法蘭西國內受到了指責。

隨著法蘭西在那裡的勢力範圍被趕走,法蘭西在地中海東部甚至出現了尷尬,因為他們竟然發現1860年後那裡成為奧斯曼帝國和英國的地盤,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池爺,您的小祖宗又生氣了 靈氣復蘇:被係統背刺成魔帝 這個世界根本沒有詭異 ky少女的日常 神女歸來之廢材六小姐 落殤情緣 重生之娛樂天王 頂流代言人 這個玩家超恐怖的! 八零空間:福運嬌妻美又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