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殺雞儆猴?一鍋燉了!(1 / 2)

加入書籤

第575章殺雞儆猴?一鍋燉了!

s:本章已修改完成,可以訂閱了!

眾所周知,一賜樂業人這個族群滿腦子就是撈錢、撈錢再撈錢,所能看到的也隻有眼前的那點兒利益,稍微長遠一點兒的事情都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其整體生存模式就跟病毒差不多。

比如說在歐羅巴瘋狂的發放戰爭貸款,瘋狂的推動物價,甚至不惜先投毒然後再賣藥。

種種短視但是足夠瘋狂的行為,讓一賜樂業人在短時間內就能積累起大量的財富。

當歐羅巴的一眾國家響應了美術的號召,對一賜樂業人下手之後,這些一賜樂業人多年積累的財富也就自然而然的落到了歐羅巴一眾國家的手中。

那麼問題來了——大家夥兒為什麼會響應美術生的號召?

除了跟美術生一樣擔心被大明記恨上之外,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欠錢,欠一賜樂業人的戰爭貸款,每年光是需要給一賜樂業人的利息都是一大筆錢,很多歐羅巴國家也早就已經被壓得喘不過氣。

要是擱在以前吧,就算是被壓得喘不過氣也隻能硬撐著,因為大家夥兒都指望向一賜樂業人借錢然後維持自己國家的存在。

現在有了美術生的號召,大家夥兒有了擺脫一賜樂業人的機會,以後不光不用還高昂的利息,甚至連本金都不用還,歐羅巴的一眾國家自然不願意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畢竟人死債銷嘛,欠錢的死了能銷債,債主死了也一樣能銷債不是?

反正隻要死一個就能人死債銷,最好的選擇當然是讓一賜樂業人先死。

關鍵是一賜樂業人死完之後,各個歐羅巴國家發現自己不光不用還錢了,還踏馬順手撈到了一大筆錢!

然後吧,這些國家又發現,自己確實不欠一賜樂業人的錢了,但是自己國家還欠著大明的錢!

欠一賜樂業人的錢好辦,畢竟人死債銷,可是欠大明的錢……

再然後,歐羅巴的一眾國家就把目光盯向了鄰居——我確實不敢跟大明玩人死債銷那一套,因為死的有可能是我,但是我先把我的鄰居弄死了,我不就有錢了?隻要我有錢了,我管鄰居死不死啊!

於是乎,本著鄰居囤糧我囤槍,鄰居就是我糧倉的指導思想,歐羅巴的一眾國家很快就乒乒乓乓的開片了,今天我派兵打你兩個村莊,明天你派兵過來燒我一座城堡,打的那叫一個不亦樂乎。

再再然後,遠在東方的大明就難受了。

從一開始,朱皇帝就訂下了大明未來幾十年的道路——先趴在整個小破球的身上吸血以壯大自身,等到吸的差不多了再一舉乾掉小破球上的其他國家,從而實現「一個地球,一個大明」的最終目標。

這是朱皇帝的終極理想,也是中原堂口歷代皇帝的終極理想。

或者可以這麼說:從商周的封建模式再到贏胖子開啟的帝製模式,除了大清這個廢物毒瘤以外,中原堂口幾千來年所有的努力,基本上都是為了這一目標服務,無論是家天下還是世界大同,其本質都是「一個地球,一個中原」。

隻不過,從開發家天下模式的啟再到自掛歪脖子樹的崇禎,中原堂口歷朝歷代的扛把子們都沒辦法徹底實現這個目標。

不是因為我們那迷人的老祖宗們沒有世界地圖,而是人口增長速度與土地兼並以及生產力落後等諸多方麵的矛盾所致——歷朝歷代,有一個算一個,基本上每個朝代最為強盛的時期都是開國那段時間,因為剛開國那段時間必然存在丁口數量減少的問題,而與之對應的則是可借分配的土地資源充足,即便是普通老百姓也能擁有足夠養活一家人的生產資料。

或者換個說法:任何一個王朝的開國時期,哪怕隻是稍微吃到一點兒人口增長的紅利,都能算得上是盛世,任何一個朝代的這一時期都是文化、經濟、技術的大發展時期,也是向外開拓的最好時機,比如漢唐經略西域,大明經略奴爾乾都司、收回安南、開拓舊港。

隻不過,隨之而來的還有各路地主、勛貴、官員們最喜聞樂見的土地兼並,往往文化、技術、經濟以及向外開拓的進程還沒有發展到足以掩蓋土地兼並矛盾,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就開始下線下降甚至出現「貧者無立錐之地」的景象,再加上落後的生產力無法滿足人口增長所帶來的生產資料需求,盛世自然也就由此而終結,國力因此而下降,縱然有心向外開拓以解決問題,實力上卻已經不足以支撐。

漢唐之西域,大明之奴爾乾都司、安南布政使司、舊港宣慰使司,基本上都屬於這種情況,都是前期國力強橫的時候打下來經營,後期國內不濟了也隻能無奈棄守。

當然,這裡麵還有其他亂七八糟一大堆的原因,比如說氣候因素,比如說朝堂鬥爭,但是不管怎麼說,自從家天下思想出現的那一刻起,歷朝歷代的皇帝和朝堂大佬們就無不想著「一個地球,一個中原」。

還是那句話,誰舍得放棄青史留名的機會?誰舍得放棄讓自己的名字成為歷史填空題的機會?誰舍得放棄族譜單開一頁的機會?

朱皇帝反正舍不得這樣兒的機會,像曾誠、劉鶴鳴等一眾大佬們也同樣舍不得這樣兒的機會。

隻不過,歷朝歷代的皇帝們就算想把握這樣兒的機會也把握不住,因為人口增長速度與土地兼並以及生產力落後等諸多方麵的矛盾,而朱皇帝卻能把握住這樣兒的機會,因為土地兼並以及生產力落後等矛盾已經隨著工業化的推進得到解決。

比如說,大明的火槍、火炮、瓷器、絲綢等東西,基本上能夠工業化生產的都已經完成了工業化生產,雖然產能和效率不算太高,但是用來出口撈錢卻是足夠的,而這些東西撈回來的錢又都用在了大明的工業化推進以及各種基建上麵,等於是一個良性循環。

現在,這個良性循環被打破了——歐羅巴那邊一眾大大小小的國家組團開片,對火槍、火炮的消耗量急劇上升,大明南方兵器和北方工業都大賺特賺,但是受到全麵開片的影響,類似茶葉、絲綢、瓷器之類的貿易則是直接一落千丈。

那麼問題來了:火槍、火炮這玩意兒的利潤確實比茶葉、絲綢和瓷器之類的利潤要高很多,關鍵是火槍、火炮這玩意兒都是大明北方工業和南方兵器生產,跟普通百姓沒什麼關係,而茶葉、絲綢和瓷器之類的玩意兒卻跟百姓息息相關。

老百姓種的茶葉,織的絲綢,燒製出來的瓷器,該賣給誰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神豪:開局繼承董事長!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反派男配 團寵小武替:沈總非要捧紅我 農門福女之痞帥夫君幫種田 我在亂世斬鬼神 溫柔的背叛 橫推從無限轉世重生開始 墨少心尖寵:國民校草是女生 神坑特工 這個導演很正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