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引蛇(2 / 2)

加入書籤

單是這副沉穩之相已然令人納罕、吃驚到極點,尤其是悄然觀察她到現在的姬嫿。

姬嫿乃太宗嫡次女,已至不惑之年,未招贅未出降,也從未離開皇宮半步。姬羌是她看著出生又看著長大的,這孩子自幼什麼性情,喜惡,喜歡什麼人,討厭什麼人,她自問一清二楚。

甚至,毫不誇張的說,這宮裡上上下下,就沒有什麼人什麼事可以瞞得過她的眼睛。

可是此時的姬羌,她看不透了。

孩子,還是那個孩子,模樣未變,甚至,性情也無甚大變化,可是,她再也不能一眼望穿。這種困頓的感覺大抵從「火燒龍床」那件事開始,到現在,越發濃鬱。

是這孩子從前偽裝太好了麼?她也這樣問過自己,卻無法得出準確結論。若否定,她無法解釋現狀,若肯定,單單有這般想法,她便覺渾身上下冷颼颼,陰森森的。

一個尚未及笄的少女已經有此城府,還有比這更可怕的麼?

對姬嫿來說,若把此時的姬羌比喻成一座朦朧的丘壑,國師薑鑒便是一座實實在在的大山了。這大山從前漂浮不定,近來突然發威,壓的人幾乎喘不過氣,正如此刻,看似雲淡風輕的薑鑒,內裡指不定在盤算著什麼。

思及此,姬嫿忍不住又看了一眼薑鑒,那副雕相般的神態與龍椅上那位,如出一轍。

像是商量好似的……

就在姬嫿思緒紛擾之時,忽而一聲輕咳打破殿內悶悶的氣氛,禦史大夫殷其雷一本正經的出列。

「陛下此舉,實為不妥,臣反對。」

接著便是反對的理由,「諸如萬福宮等處,住的皆是伺候過先帝的貴人,毫不客氣的說,他們皆是陛下的長輩。如今,陛下要拆長輩的宮羽,於理不合,於先帝不敬。」

殷其雷出身寒門,人如其名,他若真心反對國君什麼事兒,至少聲如洪鍾的,若國君不聽勸,一意孤行,他定然暴跳如雷的。然而這會子的禦史大夫語氣平和,姬羌甚至從中察覺出一絲敷衍的味道,像是過家家走流程一般的例行公事……

再者,她真沒有從老禦史的臉上看出「反對」二字。

殷其雷將理由闡述完畢,禮部尚書梁燕卿出列,「殷大夫所言甚是,臣附議。」

若說殷其雷的態度隻是有點不輕易被察覺的敷衍,梁燕卿則公然懶洋洋的,姬羌不由得仔細打量他兩眼。

梁燕卿,出身昊京八大世家梁家,其祖父乃太宗朝名使梁元君。

太宗二十五年,北戎南下騷擾北疆,梁元君率使團出使北戎,以三寸不爛之舌巧妙化解一場戰爭危機,卻在歸朝途中遇害。太宗震怒,欲出兵討伐北戎,國師司繆阻攔。

同一年,年僅四歲的梁燕卿承祖誌,拜前朝大儒宴荀為師。

先帝十四年,十九歲的梁燕卿入翰林聽政,次年,被提拔為禮部侍郎,三年後,官拜尚書。如今,也隻不過剛過而立之年。

姬羌的提議在文官中反響平平,卻激起武將群體反對,除姬嫿一人,其身後的武將烏壓壓跪了一地,皆呼「臣附議」。此後姬嫿還故作驚訝的回首相望,似乎在思索武將們為何這般群情激奮。

姬羌頓了又頓,方才緩緩起身,沖薑鑒的方向恭恭敬敬行了個別禮,便離了朝。

尚六珈一聲洪亮的「退朝」猛的將目瞪口呆的眾臣「驚醒」,陛下這是?

生氣了?

隨即紛紛看向國師,薑鑒卻也一言不發,待姬羌的背影消失後,負手離去。

姬羌突然離朝後,眾臣究竟什麼反應她並不關心,隻知道早朝結束半個時辰不到,萬福宮的那位已得了消息,且坐不住了,竟急匆匆的跑去萬壽宮拜訪魏國公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平安茶館 婚謀入骨 神話三國:我能夠進化詞條 今天大佬和我結婚了 為什麼血族少女會在這兒 我能復製所有生物的能力 重生大佬種田開掛養萌娃 爹地,不許跟我搶媽咪 從編織噩夢開始 三國:開局領取北伐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