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女學(1 / 2)

加入書籤

李常衡提出,既要免於不必要的大興土木,又不能打擊天下學子的求學熱忱,那便直接支持地方辦學,由朝廷與地方共同出資修學、建學。

如此,朝廷不必要承擔太多,地方又能大大緩解負擔。

與此同時,朝廷還可以聯合地方世家、鄉紳,鼓勵他們興建學堂,給予一定嘉獎。說白了,就是你出錢,我給你揚名。

兩方各有所需,各取所得,何樂而不為。

李常衡的提議讓群臣陷入深思中,每個人都在權衡。

顯然,這是一件極好的事,既省錢又能取才。

一般來說,便宜難占。既想省錢又想取才,中間過程需得大費周章。

湯崇儉頭一個贊成,但凡省銀子的好事,他都樂意嘗試嘗試。

江有汜心中冷笑。一般來說,能給湯崇儉省錢的事兒,對他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

什麼叫既便於朝廷取才,又大大減輕地方負擔?朝廷不督學,地方一點負擔都沒有,朝廷一督學,地方就要承擔一半的教學壓力。

這年頭,災害頻發,地方的日子本來就不好過,他一再壓著,多地才沒有堂而皇之的增添賦稅,這下倒好,地方可以光明正大的加賦添徭了。

江有汜認認真真的將這般理由擺出,持的自然是反對意見。

私下,他和湯崇儉親如一家。

事關朝政,丁是丁,卯是卯,絲毫不能留情。

誠然,眾臣承認,江有汜擺出的也是事實。所謂朝廷、地方各出一半辦學,對朝廷來說是減壓,對地方來說卻是負擔。

說句最簡單的道理,朝廷為了省銀子連弘文館都不想擴建,地方又豈會隨隨便便掏銀子辦府學呢?

眾臣陷入糾結中。

殷其雷經過深思熟慮,在李常衡提議的基礎上再次折中,地方學府還是要辦的,但是可以因地製宜的來辦。富庶之地,就多辦幾個,貧困的地方,有個讀書的公學就成。

這話在理,人活於世,首先想的便是吃飯穿衣,其次才是讀書明理。

殷其雷的提議得到大半分朝臣的贊成。

經過一番詳細的討論,朝廷決定,各地州學、郡學、縣學學府,在聖祖、太宗、先帝三朝的基礎上給予擴建支持,朝廷出大頭,地方小力支持。

此般支持包括,修葺、擴建公學的費用,購置桌椅、教具的費用,學子們一日三餐的費用,任教先生的束脩,此四項全部由朝廷與地方承擔。

求學之人,隻需承擔購買書籍以及筆墨紙硯的費用。

饒是如此,書籍一項,便勸退一大批人。筆墨紙硯,更是勸退一大批。

風調雨順之年,貧貧百姓之家,吃飽飯的多,讀得起書的少。更何況,近幾年風不調雨也不順。

然而此項舉動,冥冥中又鼓動許多人,以往求學,需要承擔四座大山,先生束脩、一日餐費、書籍、筆墨紙硯。

如今四大山搬走了兩座,那些將讀不讀之人便能雙腳踏進聖學之門。

此議通過,眾臣看向殷其雷的眼神都充滿欽佩,果然薑還是老的辣,安定侯越來越老謀深算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平安茶館 婚謀入骨 神話三國:我能夠進化詞條 今天大佬和我結婚了 為什麼血族少女會在這兒 我能復製所有生物的能力 重生大佬種田開掛養萌娃 爹地,不許跟我搶媽咪 從編織噩夢開始 三國:開局領取北伐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