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鄯州(1 / 2)

加入書籤

1

兩日後,大軍進駐鄯州,其民以黨項人為主,自隋滅吐穀渾,大部分黨項人內遷至鄯州,鄯州北魏孝文帝設立,治西平,隋滅吐穀渾,內遷黨項人,改治湟水縣。後吐穀渾伏允擴張,唐初因國力衰弱,無暇顧及,故而鄯州名為中國之州,但實際控製者乃是吐穀渾,雖無統治,但也是被視作後勤倉庫,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因為其地利,日月山自古有「絲綢南路」之稱,是青海和鄯州的重要通道。北部是農耕文明為主的中原文明,而南部則是青海湖畔的遊牧民族,同樣是內外流河區域的天然分界線。而日月山失守,則中原內縮至蘭州,若日月山光復,則中原外擴至青海全境。自古為西域必爭之地。

但李政此刻是不知道的,他並不是神人,什麼都知道。

進駐鄯州之日,李政看到了與蘭州肅穆不同的蕭條,百姓們看著唐軍,一臉漠然,似乎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李政在他們眼裡看不到懼怕,也看不到歡欣。這很難形容出來,大抵是一種無奈吧。

他們守過城,也投降過,為了活下來,他們納稅也試過了,緊閉房門也試過了,可最後,還是一個個的親人,倒在了自已身邊。他們此刻就像是草原上的人類飼養的牛羊,看到了人,也不會懼怕,隻顧著低頭吃草,然後等待著屠宰。

眾人見到這番光景,也無不是一聲長嘆。城內的民房已經破損的不成樣子,大概是吐穀渾進城之後燒殺搶掠留下的產物。燒毀的碳化房屋,裡麵依舊住著人。十戶人家就要有四五戶帶著孝麻。

城外的莊稼已經被收割完了,大概是還沒有完全成熟,就被人搶了去。如今已經是六月了,下半年怎麼過,城內的百姓沒個奔頭,大概就是活下去等明年,活不下去就跟找個好地方躺下。他們不敢播種,因為如果現在播種,那麼在十月份的時候,吐穀渾還會再來一次。可他們又不敢不播種,比起他們十月份再來一次,如果一粒糧食也不種,他們還是會餓死。

李政見過河北的模樣,可那兒的人,還有對於活下去的希望,他們知道,隻要災年一過,那仍然是可以豐衣足食的,可這兒的人呢?每一年都是如此,豐衣足食對於他們來說,仿佛是個天方夜譚。

他們有些人跟著商隊走了,去東邊當了奴婢,至少,活的能舒坦一些,有些人,則走不了,普通人一天最多不過三十公裡的腳力。三天不喝水渴死,七天不吃飯餓死。每天三十公裡這個數字再砍掉一半。能走到哪裡去?恐怕大概就是餓死在路上罷了。

入城前,李政下令道:「傳令下去,敢有擅殺鄉民者,夷三族。敢有擅拿一物者,軍法論處。進城之後,不許騎馬,留下一府的人負責警戒,其餘人跟著自已隊正,看看能做點什麼就做點什麼。」

2

婦人一聲驚喝,連忙跑進屋內,拿起了一根快要燒焦的木棍,對著房遺愛。房遺愛眼淚都快出來了,他說到:「你別怕,我真的隻是來幫忙修修屋子,你不讓我修,那我就走。你什麼時候要了,什麼時候再來找我。」

他一個花花公子,平日裡花天酒地那也是人之常情,可哪裡看到過這樣的景象,那婦人坐在門前,頭上隻戴著一白麻條,依靠在房前,衣不蔽體,如果那些被扯碎的布條還叫衣服的話。西域的天,晝夜溫差大,她隻能白天睡覺,晚上打起精神,熬過寒冷的一晚。

房遺愛見狀,將自已母親送給自已的抵禦風沙的狐裘摘了下來,給這位婦人披上,可那婦人卻猛然驚醒,似乎是應激了一般,沖向屋內拿起了一根燒焦的木棍,對著房遺愛。

「我我不是,我」本就不擅長說話的房遺愛,更是有口難辯,一時間之間也不知道怎麼解釋了。

可他的動作就是最好的解釋,他一沒有進入房內 ,臉上也沒有淫惡的表情,有些時候,語言不通,但心卻是通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仙帝,隻不過是開始罷了 妄語慎言 萬億神豪係統 【未停】 李宋往來 玄幻:我在世間橫著走 落日下等你 君雪不相識 快穿:反派宿主被小可憐壓了 進副本,收了個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