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各軍立衙(1 / 2)

加入書籤

七軍府並不是口頭上立衙,而是真正的確定了自己的府衙。

中軍府與禁軍府在原先南北衙的舊址上各自立衙,廂軍府也在兵部旁起了一座官舍,但是規模太小,稱不上立衙。

至於邊軍的四座軍府卻需要新立府衙,隻是長安居大不易,長安城中的地皮太貴了,聖人也不會給出錢,因為邊軍有錢!

是的,邊軍有錢,百年大戰,軍方從未缺過錢,來自戶部與聖人內府的錢糧,還有各自軍屯的糧食,關隘收上來的過路費,攻城拔寨得來的繳獲,軍方怎麼能缺錢。

隻是這個錢卻藏在將校府兵手裡,戰爭除了殺戮與犧牲,還有龐大的收益,因為戰爭本身便具有掠奪性,別看北軍人數眾多,但是說起有錢,其他三邊的錢可不差。

西軍經絡西域,扼守東西方貿易往來,軍隊護送商隊賺的外快,白麵彩瞳的西方商隊繳納的過關稅,算起來可不是小數目,西軍有屯軍,但是產出卻不多,勉強夠屯軍自用。

東軍經略渤海,戰船一出,戰船可比漁民的小船大的多,拉上漁網,訓練一次回來,那次不是壓滿船艙。

南軍雖處煙瘴之地,但是種植收繳來的香料卻供養著整個大乾,至於南軍手中的二十萬屯軍,以南方一年兩熟的水稻,又怎會缺了糧。

至於北軍,雖有屯軍十萬,但是卻因為百年來與九胡戰事不斷,這十萬屯軍,屯田的時間還沒有日常訓練的時間多。雖有繳獲牛羊,而且牛羊最貴,卻多被換取了錢財,買了糧食供養著戍邊大軍,至於軍戶產出,糧食都用來置辦了武備,所以北軍以往的日子過得並不好,武備雖然充足,但是糧食也僅僅是夠吃,至於錢,都用來買糧了。

若不是有著蘇策這些年經營百果釀這門暴利生意,往北軍中每年輸送超過百萬貫的家財,北軍這幾年才算過上了好日子,蘇策在北軍中的這些年地位越發超然,說到底,還是因為蘇策給北軍砸了錢。

往年戶部撥款隻夠北軍勉強糊口度日,聖人內府供養北衙六軍也是勉強,聖人為什麼能夠容忍蘇策的「胡來」,還不是因為蘇策給的方子,讓聖人的內府充盈,甚至可以抵得上戶部賦稅。

錢是英雄膽,有錢了,人的月要杆也硬,聖人為何敢於大改,因為聖人有錢,不需要朝堂商議,戶部撥款,聖人自己就能把大改的錢出了。

而且說是聖人的產業並不正確,應當是內府的產業,這些產業,每一項,蘇策都是有著一成份子。

戶部在經歷改製後,實行了新稅法——兩稅法,即內雜率和外雜率,這幾年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大乾戶部提供了財政收入,各行各業繁榮發展。

內雜率是大乾最主要的稅收,也是最普遍的稅收政策。主要收取農民的農產品和貿易商品,根據當時分配居民的能力,將不同的財物計算在一起,不論是種種收入,大小宅院稅,鑄幣費用等,都可以納入內雜率的收稅範圍之內。

這種稅收是由戶部官員按照特定的稅率收取的,它的具體稅率則由朝廷根據全國的實際情況定調,一般分為七至十五稅率,也可根據特殊行業製定高稅率。

外雜率是外稅,主要收取大乾邊地外的商品,特指外來商品。它的收獲物品也與內雜率不同,包括漁業,商貿貨物及對外通商的商品。

當然,因為商隊經過各都護府的關隘,會被截流一部分商品做為外雜稅,各都護府會與戶部定好比例,之前因為北方戰事,外雜稅隻有西軍和南軍東軍在收,北軍卻是沒有的,現在北軍的三座都護府中隻有凍川都護府在收這個稅,三關都護府則收取過關的關稅,定北都護府地位超然,不插手收稅。

現在與羅斯正式通商還不到一年,所以北軍對外雜稅還沒有統計,隻是配合戶部稅官收稅,等到一年期滿,這個比例還需要蘇策去談。

這兩種稅製是戶部在改製那年所置,給戶部帶來了巨大的收益,賦稅為之激增,隆盛十八年結算下來,當年稅錢六千七百六十五萬八千餘貫,穀六百三十六萬七千餘石。

而內府去年一年各項產業的總收益五千四百三十六萬貫,穀二百三十七萬六千餘石。

蘇策的百果釀去年賺的錢,因為滅掉了九胡這個大乾人的死敵,大乾人為慶賀,讓酒業興盛一時,百果釀幾乎清光了屯酒,百果釀的生意也一時間達到了頂峰,去年一年收益四百三十六萬餘貫。

因為隆盛十八年的大勝,壓抑在大乾人心頭的重壓消失,大乾人的所迸發出來的消費熱情,讓各行各業都恍若新生,甚至於一度讓民間的銅錢都流通緊張。

戶部即便是根據大乾國情有限度的增產了銅錢,也讓鑄造銅錢的工匠累死了幾十人。

這波戰爭的紅利,聖人拿了三成,戶部拿了六成,剩下的一成才是勛貴門閥士族拿了,戶部拿的是賦稅,由此就能看出改製之後的影響何其之大。

而蘇策也與聖人分利,財富激增,蘇策過年時看到賬簿,往年三四百萬貫也到了極點,但是去年一年累積下來,算上蘇策之前攢下的錢,蘇策如今手中握著兩千萬貫的財貨。

隆盛八年的賦稅也不過近三千萬貫,一句富可敵國也能談的上,但是蘇策卻明白,賺了錢是要散出去的,這麼多錢拿在手中,太燙手。

因而在其他人賺錢屯錢的時候,蘇策讓手下的管事們把這些錢大多換了金銀,沒有買糧,因為民間的富餘的糧食都是戶部去買來儲藏的,不過蘇策以銅換取金銀的決定,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民間無銅錢的尷尬,戶部鑄造銅錢的壓力也為之緩解了很多。

這次新建軍府,蘇策乾脆拿出來了百萬貫,一口氣買下來永平坊,永安坊,因為蘇府在永和坊,所以永平坊便定為了北軍府府衙所在,永安坊則改建成為了北軍府將校在長安的官舍。

永平永和永安三坊都是長兩裡,寬一裡的中坊,買了地,建了房,北軍府的勢頭一下就成了七軍中最盛的一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都市道神女婿 我的蒸汽大明 遊戲從內測開始 愛在傾城時光裡 京府女侯養崽日常 開學軍訓,我的操作秀翻全場 世醫狂徒 BOSS來襲:甜妻一胎雙寶 從兄弟連開始浪 清穿田園一家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