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調整武備輜重(1 / 2)

加入書籤

對於一支軍隊所謂的勢力和實力,可以從最表麵的軍隊人數,武備情況去體現戰力高低,但是這都沒有說到根本上。

北軍人數確實在大改中萎縮了不少,但是人數少了,不過是清出了一批老弱,精簡下來北軍的戰力反倒是提高了不少。

聖人立下七軍府,看似是聖人主動放權,但是實際上卻是集權陽謀。

以往因為征戰需要,邊軍雖然品階低,但是地位高,甚至南衙十六衛也成了邊軍的勢力範圍,地方折沖府也唯邊軍馬首是瞻,聖人的天子六軍也多是邊軍出身,太子的東宮六率也是邊軍之後為主。

聖人趙鈺民以往看著戰事緊急的麵子上,倚仗著邊軍,大乾國內也是一切向著邊軍,現在戰事稍平,聖人趙鈺民又怎麼會讓邊軍繼續淩駕在整個國家之上。

各軍需要謀求權力,聖人順勢而為,不是要權力嗎,立府,開衙,權力的紅利,誰不眼熱。

邊軍看似多了四座軍府,但是一同多出來的還有中軍府,禁軍府,廂軍府,邊軍在大改中得了名,但是實實在在的好處卻沒得到多少,反倒是舍棄的東西更多,而且將軍中邊鎮與禁軍兵權之爭變成了七軍相爭。

這裡麵北軍受損最為嚴重,折沖府隻剩下關內道河東道兩道,外加隴右十州,一增一減。

折沖府調整,讓兵部和各軍有了紛爭。

南衙十六衛中各軍的勢力,因為一座禁軍府被兵部一掃而空,兵部之前失了名,但是卻得到了本該屬於兵部的南衙十六衛實權。

插手的北衙六軍,如今也因為中軍府,聖人趙鈺民兵權在握。

以往北軍一直有著防範西軍的責任,隴右十州的地盤,這個擴充勢力的機會,蘇策不要想,聖人逼著餵,但是這也讓以往步調一致的北軍西軍,生了間隙。

如今的局勢是邊軍體係分崩離析,四邊不再同心同德,中軍府禁軍府兩府手握重兵。

兵部聖人有了兵權,兵部月要杆更硬了,聖人也不需要事事都抽調陵衛,一個乾州才能出多少兵,現在也有了休養生息的機會。

本應是禁軍與邊軍的爭鬥,如今禁軍一分為二,兵部握著禁軍府,聖人攥著中軍府,廂軍府還是個空架子。但是有著三座軍府,聖人趙鈺民早已經立於不敗之地,因為現在邊軍早已經互生間隙,四邊共同進退的做法已經淪為了過去。

北軍西軍因為隴右十道撕破了臉,南軍和東軍,蘇策看完兵部邸報,也知道聖人讓兩軍不再同心,因為聖人把不受重視的大乾水師一分為三,南軍東軍現在的水軍,被提格為水師,還有一支水師由兵部管轄負責大河大江漕運。海上交給了南軍東軍,現在兩軍雖然剛剛立府開衙,但是為了海域劃分,在兵部爭吵不休。

蘇策要維護北軍的地位,第一服藥便是清理北軍門戶。

北軍征戰百年,如今要想保住自己的地位,不要受製於人,當下最重要的問題並不是軍隊人數或者將帥不合,而是保住北軍的武備輜重。

以往有戰事,武備管兵部要,兵部不夠,從乾州抽調,輜重找戶部,戶部不夠,找內府供養。

現在沒有戰事,北軍戍邊的人數消減了不少,並不是蘇策主動去做,而是兵部和戶部給的武備輜重現在隻能養這些兵。

所以蘇策現在準備的第二服藥就是統一武備輜重。

之前蘇策已經有過實驗,輔兵的輜重車就是一次很成功的嘗試。

但是這也隻是嘗試。

不說別的,兵部雖然定下的武器的製式,但是因為產地工匠的不同,軍中的武備也隻是風格相似,但是卻是一人一個樣子。

就拿最普通的府兵為例,甲胄和武器都是自己出資,折沖府製作,甲胄做好了存在折沖府的武庫中,即便是再有錢,也不能私自製甲,這就造成了不同折沖府的府兵身上的甲胄雖然樣式一致,但是甲片的厚度卻大有不同,折沖府因為屬地的富庶程度不同,府兵給予的製甲錢不同,同一形製下的甲胄,重量可以差出來五斤。

再加上很多甲胄都是父傳子,子傳孫,兵部百年間的甲胄形製也有過不下十次調整,這就讓軍中的甲胄雖然保持著風格相似,但是實則一人一甲。

說完了甲胄,還有武器,以一個新晉府兵為例,兵部規定是一杆長槍,一把弓,兩壺箭,兩把橫刀,一麵盾牌,但是實際上這些隻是最基礎的武備,所以到了戍衛的地方,還需要武庫給這些府兵增配武器。

增配的武器從哪裡來?

兵部劃撥或者戰場繳獲。

而且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武器還會因為時間和作戰損耗,這些損耗還是得各軍武庫去出。

戰事為先時,兵部咬著牙也認,但是現在沒了戰事,北軍的邊軍武庫這小半年,出的多進的少,武備已然少了一成,蘇策幾次給兵部送去索要武備的文書,都被壓而不發。

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北軍有,其他各軍也有,雖然各軍都有自己的軍匠,可以維修製作武器甲胄,但這也是應急之法。

所以蘇策的第二服藥,便是統一北軍的武備輜重。

這裡麵最重要的便是甲胄和武器,戰場上吃麥吃米吃粟,隻要吃飽就有力氣殺敵,但是武器不利,甲胄不堅,拿什麼殺敵。

橫刀筆直,破甲厲害,但是卻容易折斷,這也是為什麼府兵上戰場要帶兩把刀,甚至於力氣大的會帶去三把刀。

蘇策讓左右廳的勛貴將門家主都在止戈堂中商議此事,這件事看著不起眼,但是作用隻要是上過戰場的都明白。

首先是最基礎的橫刀,九胡已經被北軍打光了,以後麵對的就是羅斯人,而羅斯人的著甲率更高,蘇策親身經歷的大石之戰,老帥李思哲能夠取勝,靠的是硬弩攢射,和重甲兵玩命穩住了陣腳。

那次勝利的因素很多,但是也讓蘇策有所驚醒。

現在的刀,刀身雖然很厚,但是在那一戰中,要不是蘇策有著厚橫刀護身,僅靠製式的橫刀,刀斷人亡就是蘇策的結局,所以蘇策首先便要加強橫刀的厚度。

其次是弓弩,大乾邊軍作戰,近身搏殺的意義其實並不在於殺傷敵軍,而是穩住陣腳,真正殺傷敵軍的還是倚仗著弓弩。

蘇策第一戰所用的臂張弩,非身強力壯之人不可使,而對於弩。如今大乾作戰方式決定了用以防禦的駑並不受重視,當然這並不意味大乾無弩,而是軍中更重視射速快的弓。

蘇策準備了兩種駑。名曰破軍與破陣,兩者都是以原本的車弩為原型,原先的車弩是三弓弩,不過兩者是其縮小版與放大版,破軍射程四百步,可發十矢,破陣射程七百步,可發七矢或發鐵製單矢。

對於弓,蘇策並不打算去改動,因為大乾的弓身已經將潛力發展到了極限,所以蘇策更重視弓弦,弓上的消耗主要是弓弦,張弓為戰,平時弓弦都是保存在皮囊中的,但是即便如此弓弦的保存一直是個頭疼事,所以蘇策能做的便是將弓弦分類,同時裹上豬油浸過的紙包裹著保存。

除此之外,輜重車的形製載重,食物的平時配給,戰時食物的種類都一一商量著定了下來,而且蘇策提出戰時用糧需要做調整,原先戰時雖然吃肉也有酒喝,但是卻還是有些粗放,索性,將肉感,果脯,粟米等等炒熟後全磨成碎末,加上鹽巴料粉豬油攪拌成糊狀,用石攆壓在模具中,變成四四方方的小長條,在用浸油的紙包起來,不管是戰時還是平時配給都很方便。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都市道神女婿 我的蒸汽大明 遊戲從內測開始 愛在傾城時光裡 京府女侯養崽日常 開學軍訓,我的操作秀翻全場 世醫狂徒 BOSS來襲:甜妻一胎雙寶 從兄弟連開始浪 清穿田園一家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