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登基改年(1 / 2)

加入書籤

………

在徹底瓦解了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八大臣之後,

年僅六坤歲的載淳在紫禁城太和殿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登基大典,

太和殿前文武百官並立,雖然大青朝現如今內憂外患不止,雖然暫時與鷹法休戚與共,但其他列強無不懷念我大青,

而大青國內內還有撚軍,太平軍不斷的搞事情,

不管外麵再怎麼兵荒馬亂,民不聊生,但此時的太和殿呈現一種波瀾壯闊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場麵,

讓人漸漸短暫忘記了這個內憂外患的王朝風雨飄搖,

太和殿前,隨著新任太監總管的高喊,沒辦法,一代新人換舊人,遙看舊人離愁恨。

隨著老皇帝駕崩,身邊的太監總管自然也麵臨著失業下崗的風險,

畢竟太監依附於皇權,依附於皇帝,

甚至運氣不好的話,

有些在新皇帝還未登基之前得罪過之後還有可能被新君上位以後清算,

新皇帝繼位自然該用自已身邊值得信任的貼身太監,(幼主除外,)很明顯這位新上任的太監總管是兩宮安排的,

「皇上駕到!」

文武百官紛紛三跪九叩,山呼起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母後皇太後,聖母皇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母後皇太後,聖母皇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年僅六坤歲的載淳在兩宮皇太後的帶領下,慢慢地在眾多文武百官的前呼後擁之中走入了大殿,坐於了簾子前麵的龍椅之上,

因為小皇帝還未成年,所以兩宮皇太後則在大殿內掛上了簾子,坐於其後,

待到準備好之後,聖母皇太後替小皇帝讓眾位大臣起身,

而後便讓太監總管宣讀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波海生光,皇恩浩盪,國臨聖主,天地同煌,鑒於國之大體,大行皇帝欽定,皇子載淳為帝,改年號為同治,此乃民心所向,群臣擁戴,欽此!」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晉封母後皇太後徽號為慈安,聖母皇太後徽號為慈禧,欽此!」

「兩宮皇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

「恭親王奕欣,平身聽旨!」

「臣領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恭親王奕欣輔政卓越,功績顯著,特封奕欣為議政王,宗人府宗令,又兼總管內務府大臣,著奕欣軍機上行走,主持軍機處並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賞食親王雙俸,免去君臣之禮,欽此!」

「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著奕欣接下聖旨,意味著成為了大青朝堂兩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滿朝文武大臣紛紛跪地行禮,

「議政王神武英明!」

「議政王神武英明!」

「……」

「諸位大人,請起~」

「謝議政王!」

「以後還要仰仗諸位大人,齊心為大青鞠躬盡瘁!」

「謹聽議政王教誨…」

「………」

望著下方恭敬的文武百官,這一幕可以說是奕欣一生之中終於迎來了屬於自已的光輝時刻,

鹹豐十一年十月初九,年僅六坤歲的載淳正式登基,改年號為同治元年,

從此大青朝堂之上形成了兩宮太後垂簾聽政,親王議政的輔政局麵,

這兩宮皇太後與奕欣三人的政治蜜月期,

共同開創出了難得平靜的同治中興,

眾多頭銜加身讓奕欣春風得意,

隻是他並沒有看到那層紗簾之後慈禧太後眼中射出的鋒芒,

同時奕欣的崛起也讓朝堂之上的風向再次開始轉變,

恭王府前站滿了人心叵測的大臣們,

就連七王爺奕譞也跑來給這位六哥道喜,

想從中撈的一個稱心如意的好差事,

「六哥,這朝堂的事不都是你說了算嘛?你就讓我領兵上陣吧!最不濟,也得把那九門提督給我,是不是…」

「………」

連自已的弟弟都是這樣的想法,

那麼朝堂百官更會覺得如此。

奕欣的內心之中不由自得的生出來了一陣焦慮,

自古權臣無善終,肅順就是活生生的列子,

雖然他最後得到了應有的結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我能簡單化技能 逆與突,時間的爭奪 獵殺遊戲者 刀俎餘生 重生之別煩我忙著呢 恰似夢一場 憶意在夏 震驚,瘋批大佬竟是宿主本人 華山論夢的新書 禦獸:這是我家旺財,你跪它乾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