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從擊敗尤文圖斯開始(1 / 2)

加入書籤

在意大利足壇流傳著一句話:防守永不過時。

乍一聽,很多人會對這句話嗤之以鼻,可當深入了解足球技戰術發展歷史時,就會發現,其實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用中國老祖宗的話來說就是:萬變不離其宗。

足球世界總是在變,時而邊路興盛,時而中路強勢,時而踢四四二,時而踢四三三……

可不管世界怎麼變,防守都是足球場上不可或缺的。

因為,職業足球的本質就是勝負。

有人說,零六年的世界杯是意大利對兩千年歐洲杯的復仇。

兩千年的歐洲杯上,德國青黃不接,戰術落伍;英格蘭常年熱門又常年缺席;荷蘭和葡萄牙的黃金一代都拿出了非常出色的表現,但最終是靠著防守致勝的意大利,一路殺進決賽。

但意大利在決賽中一比二輸給了法國。

時隔六年,兩支球隊再度相遇於世界杯決賽,齊達內早已不是當年的齊達內,但意大利依舊還是當年的意大利。

靠著幾乎牢不可破的防守,意大利在飽受電話門事件摧殘的情況下,硬是拿下了世界杯冠軍,提振了意大利足壇的士氣。

這是不是代表著意大利足球就永遠強勢呢?

也不是。

其實這些年來,意大利足球逐漸式微,尤其是在青訓方麵,人才供應疲軟。

就算是在意大利最引以為傲的戰術層麵,他們也還是備受詬病。

安切洛蒂用皮爾洛前月要後置,受到了一致贊賞,但他所嘗到的四三二一聖誕樹陣型,也同樣遭受到了質疑和失敗,原因很簡單,撕裂。

進攻和防守完全撕裂開了。

這一點早在兩千年歐洲杯時就引發了熱烈的討論,一直到現在,都還在議論。

而所有人都知道,攻與守撕裂之後,對球隊戰術的影響有多大。

過於偏執的保守,還會帶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球員的培養。

就拿中鋒來說,意大利最多的還是那種能夠攻破對方防線的中鋒,例如托尼、亞昆塔等。

而這些類型的中鋒更多是把精力和體力都消耗在攻破對方防線的任務上,導致他們對防守端的貢獻很少,甚至幾乎沒有。

而這就是進攻與防守撕裂,戰術傾向於防守,所帶來的一個後果。

哪怕是在AC米蘭的聖誕樹陣型裡,真正投入進攻的,就是前麵三個人。

所有人都知道,意大利足球已經走進了死胡同,這一點在上賽季的歐冠賽場上表現得尤其明顯,哪怕是在意大利奪下了世界杯,依舊無法改變這種局麵。

關鍵的問題是,怎麼變?

……

四二三一或四三二一,本質上都是一樣的,五中場配置。

前者最早是為了凍結像馬拉多納這樣的超級十號而誕生的陣型,因為單後月要是擋不住馬拉多納這種超級球星的,所以需要兩個人。

而多出的一個人,就從鋒線上拿了下來。

所以,在最早,四二三一陣型就是為了防守。

但時過境遷後,足球戰術環境的變革,尤其是在西班牙,經過不停的更新迭代之後,四二三一重新被賦以了跟過去所不同的戰術使命。

「在防守方麵,運用整合的壓迫體係,所有陣線一起前移,在盡可能靠近對方球門的地方,將球搶奪回來,這就是荷蘭的全攻全守。」

這也就是高位逼搶壓迫戰術的起點。

但隨之而來就是另外一個問題,當球隊采取高位逼搶壓迫後,類似於像托尼和亞昆塔這種高中鋒就變成了雞肋,因為他們無法提供給球隊前場有力的逼搶壓迫。

他們會進球,但不會防守,甚至他們不會策應,不會做球,不能成為戰術支點。

這類高中鋒的存在非但不能帶給球隊幫助,反而拖累了球隊的整體戰術。

於是,所有采取高位逼搶壓迫的球隊,都會選擇另外一種類型的中鋒,策應型中鋒。

這種類型的中鋒在防守端投入很積極,他們會在由攻轉守時,第一時間投入反搶,更重要的是,他們擅長做球,擅長為隊友創造出空間。

是的,他們進球都不多,但他們的戰術作用非常大,甚至不可或缺。

……

高深足足花了半個多小時的時間,跟佩萊從前到後,仔仔細細地捋了一遍戰術的變革和策應型中鋒的崛起。

他希望佩萊能夠清楚地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以及,應該怎麼做。

「其實,當年在阿賈克斯的時候,從彼得鬆到羅納德·德波爾,再到後來的克魯伊維特,這些球員的進球效率都不是特別高,隻有克魯伊維特相對好一些,他也被範加爾譽為是完美中鋒的代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遊戲相关阅读: 炮灰女配要跑路 我才是妖精的心上人 重生歡喜甜妻 麵板有機緣,何處去求仙 穿越為琅琊少主自帶香氛天賦 穿成惡毒女配的一條狗 重生無盡人生 重燃1987:我成為國貨之光 路上和尚一個半 海賊:我是赤犬的親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