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天人合發,萬化定基(2 / 2)

加入書籤

而實際人口該是多少呢?

民國穩定時期根據食鹽的全國產銷推算人口為45億,而才結束戰爭的1950年的人口統計卻是55億,可見實際人數是要高於食鹽、糧食的物產推算的。

日本在太閣檢地後根據糧食推算人口為1700萬,實際肯定是要超過2000萬的。

這麼一個貧瘠的島國都能供養兩千萬人,明朝人口隻有五六千萬,這可信嗎?而且實際上在南宋末年的時候,南方人口就有一億,北方金國又有五六千萬,可以說當年的土地開發程度下,就可以養活一億五千萬人了。

明朝時期又在閩地和兩廣完成了深度開發,又多了雲南,人口怎麼看也不該低於兩億。

而徐渭在《會稽縣誌諸論戶口論》中寫過,不入籍的人數至少是入籍的人數的三倍以上,那麼,按照萬歷六年的6069萬來算,可以納稅的人口至少是24億。

實際人口會是多少?

我們再看看清末與明末時期的生產力變化,清朝的生產力發展了嗎?沒有。清朝的賦稅更低嗎?沒有。清朝有玉米、土豆、紅薯,明朝就沒有嗎?鄭和下西洋真的沒有到美洲嗎?坤輿萬國全圖後世都被證實是明朝所做了……

好吧,就算明朝沒有重視土豆、紅薯、玉米。

可1949年統計,我國糧食畝產僅686公斤/畝,這些高產作物的效果真的有那麼突出嗎?而在《中國歷代糧食畝產研究》一書中經過加權後估算明朝糧食畝產平均為231石!即3165市斤!

而大明有多少地?

萬歷九年,張居正丈量全國土地,合計707億市畝!萬歷三十年更是有1161億畝的說法!僅按萬歷九年計。

大明糧食年產量就高達22377億市斤!

而1949年人均口糧為420斤!

這些糧食能夠養活多少人?答:5328億!!

既然清朝巔峰人口可以超過5億,那麼明朝人口巔峰有個4億不過分吧?退一萬步,打個對折都有25億呢!!

可經過小冰河之後呢?

順治八年,《清實錄》記載丁口數為1063萬,康熙三十九年為2010萬。清製,凡男子自十六到六十歲稱丁,婦女稱口,那麼實際人口數往高了算可以乘以3,再離譜點乘以4,那麼清初人口也僅在3200萬~4200萬之間。

大概率不超過四千萬……

「十室九空」,從來就不是一個乾癟的形容詞,而是實實在在的浩劫,小冰河是天發殺機,而滿清入關則是人發殺機……

是真正的天翻地覆!

明亡於1644年,而順治八年為1651年!!!

張執象深知人禍的危害遠甚於天災,特別是兩相疊加的時候那才是真正的浩劫,可他想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卻又不知道從何開口。

老天師拍了拍他的肩膀。

說道:「放心,蒼生不是係於你一人之肩,無需有什麼負擔。」

「師兄。」

張執象垂著頭,低聲喊道,他有些難過:「浩劫之前的盛世,我們每一步修行,是不是就踏在屍山血海之上?」

老天師一愣,麵容變得無比柔和。

慈愛的望著張執象,說道:「那就負擔起他們的命運,去修行吧。」

「可以嗎?師兄不是常說修行最重靜字?」

「你這就很靜了。」

「有點,不懂……」

「嗬嗬,以後長大就懂了。」

「嗯。」

(s:實際上明朝人口多少就不糾結了,本書當中設定萬歷晚期巔峰為4億,現在為嘉靖五年,約24億。)

(s:崇禎年間自然災害和瘟疫到達頂點,中原地區十室九空,朝廷積貧積弱無力賑災,又因為戰爭動亂,大麵積飢荒瘟疫導致人口損失慘重,這才是「天人合發」的說法,如果是穩定的治世,情況會好很多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從塔羅開始的漫威反英雄 和親愛的魏先生撒個嬌 宿主今天也在努力續命 搶親女帝之後,她比我還強盜 美漫裡的小蝙蝠 鬥羅之我在武魂殿升職加薪 最後的邪祟留給我 物價貶值十億倍,我成了神豪 青梅的同校竹馬 穿書後是勞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