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時代巨賈,富可敵國(2 / 2)

加入書籤

「我們王家自是用不到你來聯姻,但這些年我總要帶你看看這天下英傑,好讓你自己來挑。」

「今日帶你來看第一個,也是最合適的一個。」

「不妨多看看再下決定。」

王絳闕點點頭,「哦」了聲,卻沒有了下文,她雖然早熟,但畢竟年歲還小,對這些事情不怎麼上心。

她在意的始終是父親的態度。

父親對張執象太過在意了,她知曉父親的眼力,王家崛起不過這二十年的事,由大伯和父親白手起家創下了偌大的家業。

從人參起家,成為藥業巨賈,進而衍生百業。

王家多有錢他們自己都算不清,朝廷如今一年稅收計入戶部太倉的白銀不過二百餘萬兩,他們王家的兩千料海船往返一次北商洲,帶回來的人參就價值上千萬兩,雖然每兩年才往返一次來收貨,但王家也不是隻有人參生意。

這些年運作人參商品價格,人參從嘉靖元年的每斤1錢5分銀子的價格,已經到了每斤3兩銀子的價格,可依舊不夠,單純賣人參,賺不了什麼錢。

但將人參製作成養生治病的補品來賣,就可以了。

王家每年進項足有上千萬兩,家族總資產更是難以計數。

相對而言,雖然朝廷戶部太倉入銀不到實際賦稅的十分之一,加上物料什麼的,大明一年其實能有七八千萬兩的實際財政收入。

但朝廷可支配的錢就那麼多。

他們王家實際上的比皇帝有錢多了……

王家這麼有錢了,卻還是隻是徽商新貴,僅在徽商四大家中排名最末。

許、汪、吳、王。

這四家哪個每年沒有上千萬兩銀子的營收的?其中許家掌控整個東南海的武裝霸權,十多萬海盜全聽許家的,每年過路費不知道要收多少,全球奴隸貿易許家更是占了四成。

那才是真正的富可敵國。

葡萄牙和西班牙人每年滿世界的挖金搶銀,最後不還是要來大明買商品?大明每年流入的白銀上億兩,偏偏朝廷窮得叮當響,海禁禁了這麼些年,禁到江南徹底失控。

大明兩京。

順天府是朝廷的,應天府,已經是商人的了……

當年正德帝在寧王叛亂後,為什麼執意要王陽明將抓到的寧王放了再抓一遍?為什麼?他哪裡是要玩,他是要帶著大軍橫掃江南啊。

結果是什麼呢?

自然是被文武百官按下去了,然後正德帝強行南巡至應天府查賬,結果連皇宮都進不去,隻能住在太監家裡,出門釣個魚,便落了一次水,約見王陽明和楊一清密談三天後,又落水了,接著就強製被帶回順天府治病,想換醫生都換不了,被強行病死……

皇帝?皇帝是什麼東西?

從實際出發。

他們王家其實對皇權沒有多少敬畏,更沒有送女兒進宮的打算,他們根本看不上皇後的位置,畢竟世界那麼大,大明才多大點地。

若是願意去海外墾荒,萬裡國土也不是占不下來。

但那沒有意義。

西羅人心狠手辣毫無底線,滿世界的搶奴隸種植挖礦的墾荒,賺的都是辛苦錢,產的物資,挖的金銀,不還是都要運到大明來?世界上還有哪個市場能夠消化這麼多東西不成?

說到底也是西羅人沒有辦法。

他們正常做生意,在商洲賺不到錢,便隻能搶了,可也效果有限,殷地安人雖然大多數都是鬆散部落,可也有幾個國家的,瑪雅、阿茲特克、印加,他們才有海量的財富存量。

遺憾的是,西羅人打不贏他們……

或者說,戰事進展非常焦灼,西羅人隻能看著殷地安人所擁有的海量黃金、白銀流口水,而大明的商隊一次又一次滿載而歸。

全球貿易的野性和自由,財富的爆炸。不論王絳闕怎麼看,這都是商人的時代。

可為什麼爹偏偏說是修仙者的時代呢?

明明隻是個呆呆的小道士……

(S:人參價格在歷史上起飛是萬年中期開始,明末也才十多兩銀子一斤,到了清康熙年間,也就翻了兩千多倍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從塔羅開始的漫威反英雄 和親愛的魏先生撒個嬌 宿主今天也在努力續命 搶親女帝之後,她比我還強盜 美漫裡的小蝙蝠 鬥羅之我在武魂殿升職加薪 最後的邪祟留給我 物價貶值十億倍,我成了神豪 青梅的同校竹馬 穿書後是勞碌命